秋思三首(其一)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

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

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

无书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燕国有佳丽,蛾眉富春光。

自然君归晚,花落君空堂。

君其若不然,岁晚双鸳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北风吹过大雁的翅膀,它们远离故乡,无人陪伴。
你身处大雁飞来的方向,那一次次的离别,让人心痛。
过去曾寄千封长信,抚心而叹岁月无情。
如今已过千日无书,世事纷繁,前路迷茫。
燕国之地有绝色女子,如蛾眉般明媚照人。
理所当然,你归来时,花已凋零,空留厅堂。
但愿你不会如此,到年终时,仍有鸳鸯相伴。

注释

胡风:北方的风。
雁翼:大雁的翅膀。
无人乡:无人的远方。
君:你。
雁来处:大雁飞来的方向。
断君肠:使你心痛。
千日书:长时间的书信往来。
星霜:岁月的流逝。
无书:没有书信。
世路:世间道路。
茫茫:迷茫。
燕国:古代地名。
佳丽:美女。
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
富春光:充满青春光彩。
自然:理所当然。
空堂:空荡荡的大厅。
岁晚:年终。
双鸳鸯:成对的鸳鸯。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怀远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感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苦与无尽的思念。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 这四句以强烈的情感开篇,胡沙(来自北方草原的大风)和雁群(大雁飞行的景象)共同构建了一幅萧瑟秋天的画面,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自己远离亲人和故土的孤独感受。"断君肠"则是用来形容思念之深切,如同内心的绸缕被不断撕扯。

"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无书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感受。"昔奉千日书"意味着过去曾有书信相通,但现在却久无消息可资,心中充满怨恨与寂寞。"世路重茫茫"则形容人生道路的艰难和复杂,如同迷雾一般难以辨识。

"燕国有佳丽,蛾眉富春光。自然君归晚,花落君空堂。" 这四句转而描绘了一种美好与哀愁交织的情境。燕国的佳人,以其美貌和青春如春日般灿烂,却也无法长久,诗人的归去则留下了空旷的庭院和凋零的花朵。

"君其若不然,岁晚双鸳鸯。" 最后两句是对未来某种可能的期待与提醒,或许是在劝慰自己或他人,无论如何,在岁月的流转中,希望能够如鸳鸯般相守共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感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切的离别之苦与无尽的思念,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篇。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秋思三首(其二)

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

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

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

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

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喜于无声地,暂傲羲皇俗。

秋窗照疏萤,寒犬吠落木。

朝隐留此处,一点天边宿。

今忆见此时,添悲览止足。

迟迟清夜昼,幽路出深竹。

笑谢万户侯,余将耻干禄。

形式: 古风

秋暮山中怀李端公益

旧事与日远,秋花仍旧香。

前年绣衣客,此节过此堂。

侍臣不自高,笑脱绣衣裳。

眠云有馀态,入鸟不乱行。

我恐云岚色,损君鞍马光。

君言此何言,且共覆前觞。

古人重一笑,买日轻金装。

日尽秉烛游,千年不能忘。

君言此何言,明日皆异乡。

明日非今日,山下道路长。

一从山下来,天地再炎凉。

此中会难得,梦君马玄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窃览都官李郎中和李舍人益酬张舍人弘静夏夜寓直思闻雅琴见寄

朝草天子奏,夜语思忧琴。

因声含香气,其韵流水音。

仙乐朱凤意,灵芝紫鸾心。

翻然远求友,岂独双归林。

松吹暑中冷,星花池上深。

倘俾有声乐,请以丝和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