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三首(其二)

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

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

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月亮被兔子啃食,它的光芒不及星星明亮。
女子晚年嫁人,容貌如同秋天的萤火虫。
秋天的边疆战马思念家乡,战士们无暇安宁。
在易水边唱出的悲歌,剑舞中带着蛟龙般的血腥味。
风吹折了连根的树木,水翻动了无根的浮萍。
人生充满了各种门路,何必执着于燕山的碑铭。
人生还不如鸟儿自由,它们双飞双栖,共享羽翼。

注释

顾兔:古代神话中的月兔。
蚀:侵蚀, 消耗。
幽光:微弱的光。
女儿:古代对女子的称呼。
颜色:容貌。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比喻女子衰老的容颜。
边马:边境的战马。
武夫:战士。
燕歌:悲歌,可能指《燕歌行》。
易水:古代河流名,与荆轲刺秦相关。
剑舞:舞剑,象征杀伐。
立身:生存, 立身处世。
燕山:地名,此处可能象征艰难的环境。
比翼翎:比喻夫妻相伴,双飞双栖。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之景、抒发离愁别绪的诗篇。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静谧而又充满思念的画面。

"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两句,通过对比月亮与星辰的明暗,不仅描绘了深秋之夜的寂静,也隐喻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月亮被兔所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脆弱,而幽光不如星,则是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感慨。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中,"女儿"在这里代指柔弱的心灵,"晚事夫"则表达了对远方丈夫或亲人深沉的思念。"颜色同秋萤"更是以萤火之光比喻心中的哀愁与孤寂,这种比喻增添了一份无力感和悲凉。

接下来的"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两句,则描绘了边塞的战士在寒冷的秋夜中难以入眠,内心充满忧虑。这里的"武夫"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兵士们的勇猛,也透露出他们对战争与家园的无尽思念。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通过对比燕子的歌声与士兵挥剑作战的情景,再次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平和愤懑。燕子象征着自由与和平,而剑舞则是战争与鲜血的代名词,这种对比凸显出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与和平生活的渴望。

"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两句,以自然景物表达了内心的动荡。风折连枝树,象征着外界的变迁与打击;水翻无蒂萍,则隐喻了人生的漂泊和无常。

最后两句"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则是诗人的自白。他反思自己的人生,虽有许多机遇与可能,但又有什么必要去刻画那些荣耀呢?而且,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如同鸟儿的自由飞翔,这种比较深化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

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

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喜于无声地,暂傲羲皇俗。

秋窗照疏萤,寒犬吠落木。

朝隐留此处,一点天边宿。

今忆见此时,添悲览止足。

迟迟清夜昼,幽路出深竹。

笑谢万户侯,余将耻干禄。

形式: 古风

秋暮山中怀李端公益

旧事与日远,秋花仍旧香。

前年绣衣客,此节过此堂。

侍臣不自高,笑脱绣衣裳。

眠云有馀态,入鸟不乱行。

我恐云岚色,损君鞍马光。

君言此何言,且共覆前觞。

古人重一笑,买日轻金装。

日尽秉烛游,千年不能忘。

君言此何言,明日皆异乡。

明日非今日,山下道路长。

一从山下来,天地再炎凉。

此中会难得,梦君马玄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窃览都官李郎中和李舍人益酬张舍人弘静夏夜寓直思闻雅琴见寄

朝草天子奏,夜语思忧琴。

因声含香气,其韵流水音。

仙乐朱凤意,灵芝紫鸾心。

翻然远求友,岂独双归林。

松吹暑中冷,星花池上深。

倘俾有声乐,请以丝和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僧之宣城

昔从谢太守,宾客宛陵城。

有日持斋戒,高僧识姓名。

秋风送客去,安得尽忘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