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一)

高楼出西北,下有故乡道。

浮云蔽天起,回飙响秋草。

四时更相至,人生自着老。

伤彼游子颜,戚戚难独好。

携手不须臾,弃捐一何早。

努力以为乐,泣涕复盈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高楼与故乡道的景象,以及浮云蔽日、回风啸草的自然景色,寓含着时间流转、人生易老的哲理。诗人通过“四时更相至,人生自着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借“游子颜”之伤,抒发了对离别与相聚短暂的无奈与哀愁。最后,“努力以为乐,泣涕复盈抱”则展现了诗人试图在困境中寻找慰藉和快乐的心态,情感深沉而复杂。

全诗以景物描写开篇,引出对人生的思考,继而聚焦于人的情感体验,尤其是离别与团聚的对比,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二)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

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

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

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

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

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形式: 古风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三)

磊磊丘与坟,郁郁郭北地。

白日松柏阴,悲风四面至。

谁能黄泉下,永含未伸意。

悠悠即长夜,千载一以弃。

漫漫待明发,迢迢正遥寐。

身世非胶漆,岂得常相寄。

此物无贤愚,万岁更相致。

神仙不可知,服食苦中置。

美酒与佳人,携手行游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四)

郭北一极望,徘徊安所如。

新坟历历出,古墓附里闾。

薪者踯躅歌,弃女回其车。

白杨日夜疏,萧萧悲有馀。

三岁去故乡,一字无素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五)

处世苦无见,孤生非所忧。

高言唱同心,千载一相求。

穷贱解胶漆,弃置衰交游。

昔我同门友,上书哀王侯。

明月皎夜光,踯躅不得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