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引

北风何凄凄,吹我百衲衣。

膏雨何霏霏,泽我西山薇。

披衣可禦寒,采薇聊充饥。

顾影成独立,无俦终怨谁。

登高眺远空,心与空俱驰。

空里有江山,江山多是非。

是非靡所穷,我心归无期。

忽然返蓬庐,还我未登时。

读书晤古人,将以娱心脾。

叔夜不偶俗,东市良堪悲。

夜闻鼓琴声,形神离不离。

鲍公谓尸解,此语至今疑。

子房已辞汉,竟为帝王师。

文若似子房,事曹欲何为。

严辞折董昭,饮药甘如饴。

各自用其天,身世犹云霓。

生死不足畏,人心焉能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箜篌引》由明代诗人释函是创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苦楚与无奈,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诗的开头“北风何凄凄,吹我百衲衣”,描绘了冬日的寒冷,诗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艰辛。接着“膏雨何霏霏,泽我西山薇”则通过春雨滋润万物,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然而,这种希望在“披衣可禦寒,采薇聊充饥”的描述中显得微不足道,生活依然艰难。

“顾影成独立,无俦终怨谁”一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表达了孤独与无助的情感。紧接着“登高眺远空,心与空俱驰”,诗人试图从高处寻找答案,但发现世界充满了是非,内心感到迷茫和困惑。

“空里有江山,江山多是非。是非靡所穷,我心归无期。”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面对复杂的人世间,他感到无法找到归宿,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跃然纸上。

“忽然返蓬庐,还我未登时。读书晤古人,将以娱心脾。”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解脱,回归简单的生活,通过阅读古人智慧来慰藉心灵。然而,“叔夜不偶俗,东市良堪悲”一句,又流露出对古代文人命运的同情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夜闻鼓琴声,形神离不离。鲍公谓尸解,此语至今疑。”这里引用了鲍公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疑惑。

最后,“子房已辞汉,竟为帝王师。文若似子房,事曹欲何为。严辞折董昭,饮药甘如饴。各自用其天,身世犹云霓。生死不足畏,人心焉能知。”这一段是对历史人物张良和曹操的对比,以及对个人命运与选择的深刻反思。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生死并不值得畏惧,但人心的复杂与难以理解,却是永恒的谜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

江南有羁客,朝夕望不返。

柳衰寒花黄,狂风吠山犬。

潜颖欣青阳,眼见红复浅。

浮云弥太虚,河水日沔沔。

车盖填道路,相识非我善。

臭味自有真,岂以夙昔舛。

夕霞流停曜,圆景媚新畚。

仰观众鸟喧,使我中情远。

不畏新知乐,秖忧相见晚。

形式: 古风

薤露

薤叶难停露,露停乾复乾。

人一去不来,何不蚤盘桓。

富贵期延龄,贫贱忧饥寒。

饥寒未即死,延龄先摧残。

金石常误人,神物不可攒。

形容终逮化,有无吾自观。

纷寂竟何待,愚智空目前。

勿以春花落,哀哀盈陌阡。

形式: 古风

蒿里

送送别蒿里,游魂向何方。

荣名耀当世,宝玉悬中堂。

宾从临高坟,子孙哭两傍。

黄泉无贵客,不如贫贱良。

贱士营身薄,观化同雪霜。

蚤将近死心,万感皆荒唐。

近死心不死,年年冬夜长。

劝君莫忧贫,但看死贵人。

形式: 古风

平陵东

平陵东道傍,松柏不可久。

狗自入中庭,断齧群雁首。

群雁亦孔伤,狗向门外走。

祸福岂足问,空名其何有。

火照未央宫,十万伊谁负。

人或哀其心,安知皆夙取。

歔嗟卖黄犊,不为薄为厚。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