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十首(其四)

游丝一半蝶惊回,故似飘花入树来。

上巳何须射马苑,清明仍作斗鸡台。

凄迷蕙帐坟前杏,旷渺玄亭种后梅。

只有新通花上月,梨魂寂寂五更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游动的蛛丝让蝴蝶惊飞回巢,仿佛飘落的花朵进入树丛。
上巳节无需再去马苑射箭,清明时节依旧举办斗鸡比赛。
幽静的蕙帐前杏花盛开在坟墓旁,空旷的玄亭后梅花在种植后绽放。
只有新开的花朵上挂着月光,梨花的灵魂在寂静的五更时分悄然开放。

注释

游丝:蜘蛛丝。
蝶:蝴蝶。
飘花:随风飘落的花瓣。
入树来:进入树丛。
上巳:古代节日,有春水祓禊的习俗。
射马苑:古代马苑,常用于射箭活动。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有扫墓和斗鸡等习俗。
凄迷:凄清迷茫。
蕙帐:用香草装饰的帐幕,常指女子闺房。
坟前杏:坟墓前的杏花。
旷渺:空旷辽远。
玄亭:黑色的亭子,可能指墓园中的亭子。
梅:梅花。
新通:新开辟。
花上月:月光照在花上。
梨魂:梨花的意象,象征纯洁或哀愁。
五更:夜晚的第五更,即凌晨三点至五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园之景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自然美好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以此传达出一种淡雅脱俗的情怀。

首句“游丝一半蝶惊回”以轻盈的游丝和惊回的蝴蝶,描绘春日花开蝶舞之景,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紧接着,“故似飘花入树来”,用“故似”二字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飘花”则是春天特有的景象,通过这种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愫。

第三句“上巳何须射马苑”,提到了古代的习俗——上巳日(农历四月初六)射箭驱邪,但这里却说“何须”表达了对这种繁文缛节的超然态度。紧接着,“清明仍作斗鸡台”,则是写诗人宁愿在清明时节欣赏斗鸡游戏,这里既有对传统习俗的反思,也有对生命乐趣的追求。

第四句“凄迷蕙帐坟前杏,旷渺玄亭种后梅”中,“凄迷”形容早晨的薄雾,而“蕙帐”则是古代女子用以遮羞的物品,这里借指春日花开之景。诗人通过对坟前杏树和玄亭后梅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末两句“只有新通花上月,梨魂寂寂五更开”,则是写夜晚之景。诗人在花香满径、明月高悬的夜晚,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而“梨魂”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会和内心的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园之景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美好与生灵流逝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兴(其一)

草根未放晓霜稀,骤冷初暄蝶倦飞。

行到碧桃花下看,新花良是旧枝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春晚行乐(其一)

一点春山一点愁,一丝暮雨一声鸠。

病中况更缘诗苦,夜去可堪无酒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王御带

晓风吹醒桃花醉,暮雨添成柳叶愁。

醉了又愁愁又醉,莺煎燕?过春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西陵十首(其五)

微波一曲月苍茫,声起西泠叶叶凉。

杜宇每随金管发,春风不及玉杯长。

邀人画舫田鹦鹉,游女新绫织凤凰。

况是绮花轻蝶里,止应十步有兰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