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誇楚太子,便睹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傥相思,登岳一长谣。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来到繁华的扬州城,为客人乘坐小舟送行。
他夸赞楚地太子,让我有幸目睹了广陵江的汹涌波涛。
遇见仙尉赵家的美玉,他的英姿盖过四方豪杰。
我停船在长芦边,仰望高远的烟云。
在酒楼摇扇品酒,手持蟹螯享受美食。
如果将来你我思念,就登上高山吟唱一首长歌。

注释

我:诗人自己。
扬都市:扬州。
舠:小船。
楚太子:古代楚国的贵族或重要人物。
广陵涛:广陵江的波涛。
仙尉赵家玉:赵姓官员中的杰出人物。
凌:超越。
四豪:四方豪杰。
长芦:地名,可能指长江边的芦苇地带。
烟云:形容景色优美。
高:高远。
酒楼:饮酒的地方。
持袂:手持衣袖。
蟹螯:螃蟹的大钳子。
傥:倘若。
相思:相互思念。
登岳:登山。
长谣:长篇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在扬州送别自己的好友赵少府赴长芦,通过对当地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离别的情感。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送别的场景,诗人在繁华的城市中与友人道别,友人的船只轻盈地飘向远方。

"因誇楚太子,便睹广陵涛。" 诗人通过历史上的楚太子来增添情感的深度,同时也让读者联想到广陵(今扬州)的壮丽景色。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这里赞美了朋友赵少府的高雅品格和不凡的气质,如同仙人一般超脱尘世,而“英风凌四豪”则形容其卓尔不群的风采。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船行至长芦,诗人的视线随着朋友远去的船只,一直追送到那淡远的烟云之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宴饮畅谈的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送别之后的一种孤独感受。

"前途傥相思,登岳一长谣。"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相见之路的无限留恋和期盼,以及那种跨越山川河流的深情厚谊,如同古代的游子一般,怀着对故乡的无尽眷恋。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度和个人情感的丰富,同时也展示了李白特有的豪放与奔放。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送羽林陶将军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别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形式: 古风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

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形式: 古风

送张秀才从军

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

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

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

周粟犹不顾,齐圭安肯分。

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

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

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