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姑苏台》由元代诗人刘致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现实衰败的感慨。
首句“麋鹿应知易代频”,以麋鹿比喻人,暗示历史的更迭频繁,引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接着,“《吴趋》谁唱不堪闻”一句,借《吴趋》之曲,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感叹如今已听不到那动人的旋律,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捧心台暗梨花月,抉目门深薜荔云”两句,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幽静的氛围。捧心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梨花月增添了几分哀愁;抉目门深处,薜荔云缭绕,仿佛隐藏着不可言说的秘密,整个画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淡淡的哀伤。
“江阅水犀欧冶剑,气腾金虎阖庐坟”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的另一面——吴王阖庐的陵墓。水犀和欧冶剑是古代名器,象征着吴国的辉煌与力量,而金虎坟则代表了吴王的权力与威严。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吴国昔日的雄风,也暗示了其最终的衰落。
最后,“计然己死鸱夷逝,寂寞五湖西日曛”两句,以计然和鸱夷两位历史人物的逝去,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五湖西日曛,夕阳西下,万物归于寂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姑苏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