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六首(其一)

南风久不作,嚣祲曀中天。

龙文裹羸牸,熊貙散如烟。

万蚁赴坠蝶,捷于下泷船。

谁当昭若蒙,冻□栖枯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生命的循环。首句“南风久不作”,点明了季节的转换,暗示了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到来。接着,“嚣祲曀中天”描绘了天空阴沉、乌云密布的景象,预示着一场可能的秋雨或秋风即将来临。

“龙文裹羸牸,熊貙散如烟”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秋季的景象比作龙纹覆盖瘦弱的母牛,熊貙(一种猛兽)散落如同烟雾,形象地展示了秋季自然界中的动物活动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生命力的衰退。

“万蚁赴坠蝶,捷于下泷船”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昆虫活动,蚂蚁和蝴蝶在落叶中忙碌,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而“捷于下泷船”则通过比喻,强调了这些生物行动的迅速和效率。

最后,“谁当昭若蒙,冻□栖枯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与感慨。面对秋季的萧瑟景象,诗人似乎在询问,谁能够揭示这背后的真相?“冻□栖枯莲”中的“□”字可能被遮挡或缺失,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生命在严冬中如何生存的疑问,或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季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邃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命哲学的探索。

收录诗词(22)

项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倜傥,端行绩学,通群经大义,为时名儒。尝居吴中甫里书院。工诗。有《可立集》

  • 字:可立
  • 籍贯:元台州临海
  • 生卒年:1278—1338

相关古诗词

感秋六首(其二)

刘项龙虎争,遗民尽疮痏。

故掾入收律,诸将醉斫柱。

四老亦强出,两生终不起。

三王盛礼乐,竟为吕政燬。

乌乎百代下,汲汲岂无意。

形式: 古风

感秋六首(其三)

洛阳少年人,英风振四方。

三表与五饵,可以绐中行。

胡为恸岁馀,不一试而亡。

曾颜虽鲁愚,岂曰终荒唐。

天才何代无,养之当有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秋六首(其四)

班超负奇气,投笔西出关。

风尘髀肉消,日月鬓毛斑。

苟可利吾国,何必求生还。

伟哉马伏波,竟死壶头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感秋六首(其五)

云雨手翻覆,越盟久已寒。

尺布与斗粟,意态尤可怜。

狂奴豹隐雾,故人龙在天。

鹤书访羊裘,贱贵何足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