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室边江次,孤城对海安。
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
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
题诗招茂宰,思尔欲辞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和官员生活的图景。"万室边江次,孤城对海安"两句设定了场景,表明诗人所居之地是一个位于边疆、临近大河的孤立小城,面向辽阔的大海。这不仅描绘出自然风光,也暗示了一种边陲孤独的氛围。
"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两句则写出了仲夏时节的变化多端天气。早晨的云霞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到了傍晚,则是湿气渐浓带来的一丝凉意。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感受。
"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环境之间的交融。苔藓的绿意已经渗透到木制建筑的细节之中,而海潮带来的痕迹则映照在井栏上。这不仅是对景物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自然力量的感慨。
最后两句"题诗招茂宰,思尔欲辞官"则揭示了诗人的心声。通过题诗(即在诗中写下自己的名字或留言)来吸引那些有才能的管理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不满和想要辞去官职的心情。这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于仕途生涯的某种不满和逃避的心理。
不详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怜君辞满卧沧洲,一旦云亡万事休。
慈母断肠妻独泣,寒云惨色水空流。
江村故老长怀惠,山路孤猿亦共愁。
寂寞荒坟近渔浦,野松孤月即千秋。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
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色秋。
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
谁怜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
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
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
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