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许可我远离尘世的庐山,诗篇流传在休上人的禅院。
独自回到那两棵古树下歇息,静静地与百花相伴。
面对万物虽然心生欢喜,但观照空性已明了自身。
能让那些为官之人,从远方欣赏这竹林中的春色。

注释

法许:许可,允许。
庐山:位于江西的名山。
远:远离。
休上人:指休憩的僧人,可能是一位诗人或高僧。
独归:独自归来。
双树:佛教中常用来象征觉悟的两棵大树。
百花:各种花卉,象征生机和自然。
虽:即使。
留兴:保留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观空:观察虚空,佛教中指领悟空性。
悟身:明白自身的存在和本质。
折腰客:指为官者,因鞠躬尽瘁而弯腰的人。
遥赏:远远地欣赏。
竹房:竹林中的小屋,隐士居所。
春:春天,寓意新生和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山大川的向往,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传承。"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则表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趣。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透露出诗人在面对自然景物时所保持的情感态度,以及通过观察虚空而获得对自身及宇宙的深刻领悟。最后一句"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则是对友人的期待和赞美,希望友人能够理解并欣赏这种简朴自然的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上的追求。

收录诗词(126)

李嘉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 字:从一
  •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 生卒年:748

相关古诗词

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

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色秋。

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

谁怜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一公房

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

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

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

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南浦菰蒋覆白蘋,东吴黎庶逐黄巾。

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

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