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二)

春秋无麦自当书,况复秋田水潦馀。

一雪端来救焦槁,千箱乞与等亲疏。

消残瘟疠曾非药,蚀遍陈根不用锄。

犹恐远村沾未足,试呼农圃问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二)》。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民生的关注。首句“春秋无麦自当书”表达了对歉收的忧虑,即使没有麦子也能写出忧虑之情。接着,“况复秋田水潦馀”进一步强调秋季农田积水的困境。

“一雪端来救焦槁”形象地写出了雪的降临犹如甘霖,能缓解干旱,拯救枯黄的作物。“千箱乞与等亲疏”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丰收能惠及所有人,不分亲疏。接下来,诗人认为这场雪不仅能消除疾病(“消残瘟疠曾非药”),还能帮助清除土壤中的病虫害(“蚀遍陈根不用锄”)。

最后两句“犹恐远村沾未足,试呼农圃问何如”,诗人深虑雪量是否足够,担心偏远地区的农民还未充分受益,于是询问农夫田间的实际情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也展现了他作为士大夫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三)

茧纸铺庭几误书,杨花糁径未春馀。

积随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风作密疏。

解使游人似姑射,仍令飞鸟变舂锄。

共惊天巧无能学,造物无心本亦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寒雨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寒食二首(其二)

寄住汝南怀岭南,五年一醉久犹酣。

身逃争地差云静,名落尘寰终自惭。

耳畔飞蝇看尚在,鼻中醇酢近能甘。

今朝寒食唯当饮,买酒先防客欲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寒食二首(其一)

寒食今年客汝南,馀樽倾泻亦醺酣。

道人久厌世间浊,僧舍犹存肉食惭。

花折园夫时送客,饧留孙女尚分甘。

欲游紫极谁为伴,长揖孤松对不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