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寒雨》,描绘了江南地区冬季特有的气候现象。诗人通过"冬雨作春寒",形象地写出江南冬天雨水绵绵,使得春天的气息被推迟,仿佛寒冬未尽。"冰雪期方远"暗示了积雪尚未消融,而"蕉絺意始阑"则表达了对温暖轻薄衣物的需求逐渐减少,因为天气并未真正转暖。
诗人接着写到"未妨溪草绿",虽然寒冷,但溪边草木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然而,"先恐岭梅残"又流露出对早春梅花凋零的忧虑,反映出诗人细腻的情感。最后,"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表达了诗人在寒雨中突然涌起对北方中原的思念,想象自己身披貂裘,骑马驰骋的画面,寓含了对故乡和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江南冬季的寒雨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寄住汝南怀岭南,五年一醉久犹酣。
身逃争地差云静,名落尘寰终自惭。
耳畔飞蝇看尚在,鼻中醇酢近能甘。
今朝寒食唯当饮,买酒先防客欲谈。
寒食今年客汝南,馀樽倾泻亦醺酣。
道人久厌世间浊,僧舍犹存肉食惭。
花折园夫时送客,饧留孙女尚分甘。
欲游紫极谁为伴,长揖孤松对不谈。
寒食明朝一百五,谁家冉冉尚厨烟。
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
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
秦川雪尽南山出,思共肩舆看麦田。
十口南迁粗有归,一轩临路阅奔驰。
市人不惯频回首,坐客相谙便解颐。
惭愧天涯善知识,增添城外小茅茨。
华严未读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