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树晓烟鶗鴂鸣,澹云晕碧漏新晴。
惊心时序百六日,回首家山十五程。
病思为魔成逆旅,梦魂飞泪洒先茔。
遥知兄弟溶溪上,细扫松花酹曲生。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对祖先坟墓的思念之情。清晨的露水和淡云映衬着初晴的天空,鸟儿的啼鸣声中透露出生机与希望。然而,诗中的“惊心时序”四字却暗示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感慨。诗人感叹于百六日的季节更迭,家山十五程的距离,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病思为魔成逆旅”,诗人因疾病而感到身心疲惫,仿佛成了旅途中的一名过客,孤独而无助。然而,“梦魂飞泪洒先茔”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祖先的深切哀思,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抑制泪水,表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敬仰。
最后,“遥知兄弟溶溪上,细扫松花酹曲生”两句,诗人想象着兄弟们在溪边扫墓的情景,通过细致地清扫松花,向祖先献上祭品,寄托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清明节祭祖的传统意义和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不详
一字仲裕。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举人。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于宣城、歙县间,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学者称环谷先生。明洪武初,聘修《元史》,辞归后,结庐石门山。有《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礼经补逸》、《环谷集》
山县千峰叠,闾阎杂崄夷。
雨香鱼拨剌,风软燕差池。
郭外耕夫耦,桑中稚子嬉。
弦歌声教远,民俗变浇漓。
芙蓉六六森如铲,乘舆登临寄疏散。
绿沈灵湫老龙蛰,翠护祇园新竹短。
山乐鸣空石洞寒,金鸡舐鼎丹炉暖。
藓瘢拂拭读残碑,一浴灵泉客尘浣。
新筑书斋壁未乾,盟言谁信未曾寒。
春风不到梅花帐,晓日常悬苜蓿盘。
乡里总知新部曲,朝廷不改旧衣冠。
分明寄谢嵇中散,莫把寻常冷眼看。
一柱楼台从地涌,八窗图画自天开。
雨中日脚青红晕,雾里山容紫翠堆。
析木高寒天似盖,蓬莱清浅海如杯。
洞箫一曲吹黄鹤,肯信愁肠日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