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词十首(其四)

惆怅江南早雁飞,年年辛苦寄寒衣。

征人岂不思乡国,只是皇恩未放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心中充满惆怅看着江南早雁飞去,
每年辛勤努力只为寄送寒衣给远方的亲人。

注释

惆怅:心情忧郁,感到失落。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可能特指诗人的故乡。
早雁:秋天最早南飞的大雁,象征季节和离别。
寒衣:冬天穿的衣服,这里代指远方亲人的关怀。
征人:出征在外的士兵。
乡国:家乡和国家。
皇恩:皇帝的恩典或朝廷的命令。
放归:准许回家。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边塞将士思乡之情的诗句,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惆怅江南早雁飞,年年辛苦寄寒衣"两句通过对早行大雁和远寄寒衣的情形描绘,将士们的心境生动地展现出来。一方面,雁飞象征着将士们想要回到温暖家园的渴望;另一方面,辛苦所得仅够寄送一件寒衣,更显出他们生活的艰难和对家的思念。

"征人岂不思乡国,只是皇恩未放归"则直接点出了将士们心中最真切的情感——对家国的思念。其中,“征人”二字简洁明了,指代着边塞上的战士;“岂不思乡国”表达了他们深厚的乡愁。而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即便是有归心,也因“皇恩未放归”而不能如愿。这既反映出古代战争频繁、将士们长期戍边的现实,又折射出作者对这些英勇战士深切同情和理解的心态。

诗句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人性,显示了高超的文学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76)

陈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号:三教布衣
  •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约公元812—约885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词十首(其五)

水阁莲开燕引雏,朝朝攀折望金吾。

闻道碛西春不到,花时还忆故园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水调词十首(其六)

自从清野戍辽东,舞袖香销罗幌空。

几度长安发梅柳,节旄零落不成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水调词十首(其七)

长夜孤眠倦锦衾,秦楼霜月苦边心。

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水调词十首(其八)

瀚海长征古别离,华山归马是何时。

仍闻万乘尊犹屈,装束千娇嫁郅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