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涡水二首(其一)

川上轻风正满旗,幽寻不惮进舟迟。

兰桡过后汀烟合,却见惊鸥自下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江面上轻轻吹来的风让旗帜飘扬,我悠然地寻找美景,不急于乘船前行。
划过兰桨后,水边的雾气渐渐弥漫,回头时只见惊飞的鸥鸟从水面掠过。

注释

川上:江面上。
轻风:微风。
满旗:旗帜飘动。
幽寻:悠闲地寻找。
不惮:不惧怕。
进舟迟:慢行舟上。
兰桡: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桨。
过后:划过之后。
汀烟:水边的雾气。
合:弥漫。
却见:回头看见。
惊鸥:受惊的鸥鸟。
自下时:从水面飞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船之乐的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句,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喜悦心情。

首句“川上轻风正满旗”,以轻柔的春风与飘扬的帆幕相映衬,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这里,“轻风”不仅描绘了春日温和的气候,更暗示了一种闲适无忧的心境。“正满旗”则形象地表达了船行在水面上的顺畅与自由。

次句“幽寻不惮进舟迟”,通过对“幽寻”的提及,展现出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探求和向往。而“不惮进舟迟”则表达了作者在享受这份宁静时光时,不急不躁,愿意让时间稍作停留。

第三句“兰桡过后汀烟合”,以“兰桡”(船桨)划水的声音和“汀烟合”(岸边的轻烟聚集)的意象,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江景画面。“兰桡过后”不仅形容了船只在水面上移动的轨迹,更暗示着时间流逝的柔和节奏。

末句“却见惊鸥自下时”,以“惊鸥”(被惊起的鸟儿)与“自下时”(自由地飞翔下来)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在这里,“惊鸥”的动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观察到的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雅致,通过对春日游船生活的细腻描绘,传递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芦(其一)

袅娜脩茎青玉攒,凫翁濯罢翠痕乾。

湘君直寄江湖乐,要作风汀雨濑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芦(其二)

我惭散质山中养,君结孤根江上来。

相对中园两无用,菰芦何处有奇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芦(其三)

溪芦得种庭轩下,翠色虽新野色销。

要待九秋风雨后,冷梢危叶作萧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诏复制科有谓予应诏者

汉幄思贤尺诏飞,不材充赋谅非宜。

就令能奏三千牍,未免长安欲死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