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秦隐君祠次邓经略韵

人境初无车马喧,卜居原得近姜村。

山围古寺苔生砌,花落前汀潮打门。

已许揭身如日月,不妨为客任乾坤。

清诗海内流传久,亭下空馀石砚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身处人烟稀少之地,选居靠近姜村。
山峦环绕着古老的寺庙,青苔覆盖了台阶,花儿落在门前的水边,潮水拍打着门扉。
我已决心像日月般光明磊落,无论何处为客都无所畏惧。
我的清雅诗篇流传甚广,如今亭下只剩一块石砚留存。

注释

人境:人烟稀少的地方。
初无:起初没有。
车马喧:车辆和人群的喧嚣。
卜居:选择居住地。
近姜村:靠近姜村。
古寺:古老的寺庙。
苔生砌:青苔覆盖的台阶。
潮打门:潮水拍打门扉。
揭身:显露本性。
如日月:像日月一样光明。
为客:作为客人。
任乾坤:任凭天地间。
清诗:清雅的诗篇。
流传久:流传时间长久。
亭下:亭子下方。
石砚存:石砚留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乡村景象,诗人陈知柔在秦隐君祠附近居住,远离尘世喧嚣,环境清幽。"人境初无车马喧"一句,写出这里交通不便,少有人迹,显得格外静谧。"卜居原得近姜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满意。

"山围古寺苔生砌,花落前汀潮打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山峦环抱的古寺,青苔覆盖的台阶,以及花儿飘落,潮水拍打着门前汀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氛围。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已许揭身如日月,不妨为客任乾坤",意为自己愿意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坦然面对天地。这体现了诗人的胸怀和气度。

最后,诗人提到"清诗海内流传久,亭下空馀石砚存",赞扬秦隐君祠内的清雅诗篇广为流传,而诗人也期待自己的诗歌能与之媲美,尽管祠堂中只剩下一块石砚,却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范。

收录诗词(17)

陈知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台游山

烟萝穿几重,柴车倦驱驾。

忽寻钟磬音,山腰得僧舍。

主僧闻我来,曳杖出相迓。

揖我坐虚阁,登临欠台榭。

老屋数椽馀,风物自闲暇。

古木出云杪,遥岑来竹罅。

下临一泓水,涵光冷相射。

但能了此生,未遽惭大厦。

我本山中人,偶失学圃稼。

为米聊复留,两同僧过夏。

得舟家可浮,遇竹宅便借。

是处皆南山,何必东篱下。

悠悠去忘归,宁畏长官骂。

松月苦留客,徘徊度清夜。

明朝过桃溪,溪女莫相诧。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莲花峰

多病登台今古情,菊花摇荡午凉生。

山前木落石岩出,海上潮来秋渚平。

野兴已随芳草远,归鞭更傍落霞明。

愧无十丈开花句,独卧禅房心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宿天台万年寺

古寺来投宿,云岩第几层。

有诗堪供佛,无事且依僧。

小阁泉喧枕,修廊雨暗灯。

好峰看未足,梦绕碧崚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人月圆

鬓缘心事随时改,依旧在天涯。

多情惟有,篱边黄菊,到处能华。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