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广寺睡觉

僧舍孤衾寄此情,庄生梦破晓钟声。

浮沤踪迹原无定,惆怅西风一夜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僧舍孤衾承载着这份情感,
庄周梦醒听见了清晨的钟声。

注释

僧舍:僧人的住所。
孤衾:独自一床被子。
寄:寄托。
庄生:庄周,古代哲学家,这里借指梦境。
梦破:梦醒。
晓钟声:清晨的钟声。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比喻短暂无常的事物。
踪迹:痕迹。
无定:没有固定不变。
惆怅:感到失落或伤感。
西风:秋风。
一夜清:一夜的清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栻的作品,名为《方广寺睡觉》。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常之感。

“僧舍孤衾寄此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空旷的佛寺之中,用一条单薄的被子来抵御夜晚的寒冷,同时也寄托着自己的寂寞之情。这里的“孤衾”不仅是物质上的单薄,更有精神上的孤独。

接下来的“庄生梦破晓钟声”则让人联想到了庄周梦蝶的故事。这句话通过对比庄周在梦中变成蝴蝶,而醒来又是庄周自己,隐喻了世事无常,梦幻与现实的界限模糊。诗人也许在表达自己的某种超脱和哲学思考。

“浮沤踪迹原无定”这句描绘了一种飘渺不定的生活状态。“浮沤”本指云中的积水,形容心境的飘忽不定。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自己内心对于稳定与归属的渴望。

最后,“惆怅西风一夜清”则是对秋夜凄清的描写。“惆怅”表示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既有悲凉之感,也有淡远之意。西风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独、无常和飘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哲思。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

半岭篮舆小驻肩,眼中已觉渺云烟。

山头更尽无穷境,非是人间别有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其二)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阳来复时。

变化无穷俱是易,探原密处起乾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其一)

依然红日照窗楣,还是去年消息时。

妙理不须寻辙迹,只于生处验新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及铭矣今独成两绝句寄之(其一)

聪明用处翻多暗,机巧萌时正自痴。

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