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问东州何处,境胜人幽,两俱难得。

狼山相望,有高堂千尺。

妙曲轰空,彩云翻袖,乐奏壶天长日。

笑我飘然,蓬窗竹户,只延山色。

拟棹觥船,径冲花浪,直造雕筵,共醺仙液。

仍乞蟠桃,向庐山亲植。

未举江帆,早逢淮雁,问故人踪迹。

远老池边,陶翁琴里,此情何极。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翻译

询问东州哪里,风景优美人又静,两者都难以寻觅。
狼山遥望,有一座千尺高的殿堂。
美妙的音乐响彻天空,舞者衣袖翻飞,音乐在仙境中回荡整日。
笑我独自飘零,住在简陋的竹屋,只有山色相伴。
我计划驾舟破浪,直达华丽的宴席,共享仙酿。
还希望能得到蟠桃,亲手在庐山种植。
还未扬帆起航,已先遇见淮河的大雁,询问旧友的消息。
在遥远的老池边,陶渊明的琴声中,这份情感无尽延续。

注释

东州:古代地名,泛指东方的州郡。
境胜人幽:环境优美,人迹罕至。
狼山:地名,可能位于诗人所在地区。
高堂:宏伟的建筑。
妙曲:优美的音乐。
壶天:神话中的仙人居所。
飘然:形容自由自在的样子。
蓬窗竹户:简陋的住所。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象征长寿。
淮雁:指从淮河地区飞来的雁,象征远方的信息。
陶翁:指陶渊明,以其田园生活著称。
此情何极:这种情感深沉而无尽。

鉴赏

这首《醉蓬莱》是宋代词人陈瓘的作品,通过对东州美景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出词人的超然与向往。开篇以设问起笔,引出对幽静优美之地的追寻,狼山的高堂千尺与美妙音乐相映成趣,表现出词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接着,词人自嘲居处简陋,唯有山色相伴,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意蕴。

随后,词人想象驾舟穿花浪,直抵仙境般的宴会,希望能品尝仙液,甚至向庐山求取蟠桃,寓意追求长生不老。然而,还未扬帆远行,已先在淮雁中寻觅旧友踪迹,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

最后,词人以“远老池边,陶翁琴里”收束,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自己悠然自得、超脱尘世的情怀,以及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90)

陈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 字:莹中
  • 号:了斋
  • 籍贯:沙县城西劝忠坊
  • 生卒年:1057-1124年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五)

朔风吹飞雁,南望天无极。

明知寒已至,去此将安适。

衡阳不可度,漳川宁可息。

引领见云中,关塞奔直北。

湑湑赤棠道,采采首山侧。

秋高稻粱肥,胡不奋归翼。

群飞夺孤往,何况栖水国。

君子念乱离,欲行行未得。

形式: 古风

句(其五)

无金可寄东门傅,有齿能欺柱下苍。

形式:

句(其一)

哲宗怒常立,时宰骂林自。

形式: 押[寘]韵

句(其六)

岁久漫传龙变化,潭深谁睹剑锋铓。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