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

雪销鳷鹊御沟融,燕见殊恩缀上公。

昼日乍惊三接宠,正风获听二南终。

解颐共仰天颜喜,墙面裁容圣域通。

午漏渐长知禹锡,侍臣何术补尧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雪融化了,鳷鹊鸟在御沟边欢腾,燕子因特殊的恩典聚集在高官之上。
白天忽然感到三次接见的荣耀,正直的风气得以聆听《二南》这样的雅乐。
大家开怀欢笑,一同仰望皇上的喜悦面容,如同面对墙壁般敬畏,圣域的通达得以展现。
随着午时的钟声渐渐延长,我们知道这是对禹锡的嘉奖,侍臣们如何才能弥补尧帝的智慧呢?

注释

销:融化。
鳷鹊: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御沟:皇宫中的沟渠。
殊恩:特别的恩赐。
上公:高级官员。
三接宠:多次受到宠爱。
二南:古代诗经的一部分,象征雅正的音乐。
墙面:比喻谦逊,像面对墙壁一样不敢妄自尊大。
圣域:神圣的领域,指皇宫。
午漏:古代计时器,用滴水来计量时间。
禹锡: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位名叫禹锡的官员。
尧聪:尧帝的智慧,这里可能表示皇帝的决策能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充的作品,题为《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圣明、表达臣子得以亲近君王而感到荣幸与喜悦的情感。

"雪销鳷鹊御沟融,燕见殊恩缀上公。"

这里通过“雪销”和“御沟融”的形象描绘出冬去春来、冰消雪解的景象,隐喻时光的流转与万物复苏。而“燕见殊恩”则表达了诗人因得以亲近君王而感受到特殊的恩宠。

"昼日乍惊三接宠,正风获听二南终。"

这两句强调了皇帝对臣子的赏识和信任,其中“昼日”指白天,意指光明磊落的君主之心;“三接宠”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多次受到皇帝的恩惠。而“正风获听二南终”中,“正风”可能指的是正直之气或公正无私的风范,表达了诗人因为得到了君王的倾听而感到欣慰。

"解颐共仰天颜喜,墙面裁容圣域通。"

“解颐”即是放松面部肌肉,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得到皇帝宠信而脸上露出的笑容;“共仰天颜喜”则表达了臣子与君王共同享受天恩的快乐。而“墙面裁容圣域通”中,“墙面”可能指的是宫廷内壁,“裁容”即是整理仪容,意味着诗人在皇帝面前表现得恭敬有礼,而“圣域通”则强调了君臣之间的沟通无阻。

"午漏渐长知禹锡,侍臣何术补尧聪。"

这里,“午漏渐长”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这种形象表达对历史记载和古圣先贤智慧的认识。而“知禹锡”即是了解大禹治水的功绩,“侍臣何术补尧聪”则是在赞扬君王的智慧,如同尧舜时代的英明领导,诗人自愧不如,但愿能为皇帝出谋划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宫廷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君主恩宠的赞美,展现了臣子对于得以亲近君王、参与国政的荣幸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历史智慧的尊重以及对君主英明领导能力的仰慕之情。

收录诗词(10)

吴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史院席上作

兰台开史局,玉斝赐君馀。

宾友求三事,规摹本八书。

汗青裁仿此,衰白盍归欤。

诏许从容会,何妨醉上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张君宰吴江

全吴风景好,之子去弦歌。

夜犬惊胥少,秋鲈饷客多。

县楼疑海蜃,衙鼓答江鼍。

遥想晨凫下,长桥正绿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其二)

曾乘使君马,数上豫章楼。

北阙领新命,西山追旧游。

使星催县弩,乡月伴仙舟。

却顾区区者,风波鬓已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招题院静照堂

人说招题好,师从静照来。

亲携玉堂句,徐叩荜门开。

好事能如此,题诗岂易哉。

明年得东守,系舸一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