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君宰吴江

全吴风景好,之子去弦歌。

夜犬惊胥少,秋鲈饷客多。

县楼疑海蜃,衙鼓答江鼍。

遥想晨凫下,长桥正绿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全吴的风光真优美,他要去那里教书唱歌。
夜晚的狗叫声让胥浦小镇显得宁静,秋天的鲈鱼丰富,常用来款待客人。
县衙楼阁像海边的蜃景,衙门的鼓声回应着江中的鼍龙。
遥想清晨水鸟飞翔,长桥下的绿水波光粼粼。

注释

全吴:泛指江南地区。
弦歌:弹琴唱歌,代指教书育人。
胥少:胥浦,地名,这里指宁静。
秋鲈:秋季的鲈鱼,象征丰收和美食。
海蜃:海市蜃楼,形容县楼的错觉。
江鼍:江中的鼍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鳖。
晨凫:清晨的野鸭。
长桥:长长的桥梁。
绿波:绿色的水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全吴风景好,之子去弦歌。”开篇即以浓墨重彩描绘出一个美好的江南风光,并点明了人物行动,"之子"或指诗中的主人公,即将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而"弦歌"则是表达离别之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夜犬惊胥少,秋鲈饷客多。”这里通过对夜晚狗吠声和秋天鱼跳跃声音的描写,表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夜景,并且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离去后的寂寞之感。

“县楼疑海蜃,衙鼓答江鼍。”这一句则是对城市景观的描绘,其中"县楼"指的是官府建筑,而"海蜃"和"江鼍"都是古代传说中能发出声音的神兽,用以形容远处的鼓声,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神秘莫测的氛围。

“遥想晨凫下,长桥正绿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朋友早晨启程时刻的回忆,以及对那座横跨水面、波光粼粼之下的长桥的描绘,通过"绿波"二字,也让人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清新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收录诗词(10)

吴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程给事知越州(其二)

曾乘使君马,数上豫章楼。

北阙领新命,西山追旧游。

使星催县弩,乡月伴仙舟。

却顾区区者,风波鬓已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招题院静照堂

人说招题好,师从静照来。

亲携玉堂句,徐叩荜门开。

好事能如此,题诗岂易哉。

明年得东守,系舸一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众乐亭

使君新自四明归,邀我同为众乐诗。

山川可爱惜不见,昼想夕思心为罢。

恍然神遇若有得,赍身乃在天之涯。

涨海连空四无岸,天吴却坐鲛人观。

以手挥弄日月丹,能令桑田变瀰漫。

海边偶到山城中,山城二月多春风。

牛羊闲暇夕阳晚,楼阁参差朝雾浓。

一泓山溜佛头绿,环以翠屏屏六曲。

人烟扰扰事嬉游,落花啼鸟更汀洲。

中为台榭斗十二,上有藻井排文楸。

旁人指点此何许,云是四明行乐处。

此乐为民非为身,始是集贤钱使君。

使君风韵谁之比,政事次公诗短李。

醉凭熊轼劝耕畴,狂取螺杯翻舞袂。

侬爱使君君勿归,诏书夺之知何为。

闻侍玉皇香案侧,银台深阻无消息。

意迷却悟坐空斋,忽省君诗昨日来。

叠纸为君书所见,不知众乐诚然哉。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南郭迎天使,东郊诏隐人。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