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崇两绝(其一)

道心常要摄人心,有德之人必有邻。

愧我空虚无一善,安能交义契兰金。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修行的道路常常需要吸引他人的心灵
有品德的人身边必然会有朋友

注释

道心:指修行者内心的道德或精神追求。
摄人心:吸引他人的心灵,使人心向往。
有德之人:具有美德的人。
必有邻:必然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愧我:我感到惭愧。
空虚:内心空洞,没有实际的善行。
无一善: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好事。
安能:怎能。
交义契兰金:建立深厚的友谊,如同兰金般珍贵。

鉴赏

此诗乃宋代诗人王柏所作,名为《和叔崇两绝(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德行修养的自省与追求,以及对于交友之难的感慨。

“道心常要摄人心,有德之人必有邻。”此句表明,内心要时刻保持正道,品性高尚的人定能吸引同行者。这里的“道心”指的是修养身心的正确方法,“摄人心”则是说通过自己的修为来影响和吸引他人。“有德之人必有邻”意味着有道德的人周围一定会聚集起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交圈。

“愧我空虚无一善,安能交义契兰金。”这里诗人表达了自责之情,认为自己品行不够高尚,没有可称道的德行。因此,他感到羞愧,觉得自己不足以结成真正的友谊。其中,“空虚”形容内心或行为缺乏实质,“无一善”则强调了诗人对自身德行的严苛要求。“安能交义契兰金”是说在这样自认为品行不够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与他人建立坚固如金的友谊呢?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刻的自我认识,同时也透露出对交友之难的无奈。通过这样的表达,王柏传达了一个理念:真正的友情需要双方都有高尚的品德作基础。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叔崇春寒韵

知和而和当有节,节贵得中忌超越。

造化神机岂易窥,天上不知谁理燮。

东皇面目似非真,我闻四时皆有春。

春来天地已交泰,肃肃群阴岂可伸。

金谷笙歌未尝冷,莫张威势嚇诗人。

形式: 古风

和叔崇禽声放言

天以鸟鸣春,鸟声不敢止。

天以人鸣道,斯人其可已。

尔鸟固无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头晴,澜翻林外起。

不学九皋鸣,声闻可止此。

不学千仞翔,一鸣来瑞世。

古以鸟名官,列职有理致。

只有归去兮,陶公不尔愧。

人岂不如鸟,鸣则震天地。

不鸣千圣传,则鸣千古事。

诗翁莫浪鸣,文武道未坠。

形式: 古风

和叔崇橘花韵二首(其二)

厥包锡贡三千春,为花著句曾无人。

颗颗珠玑香万斛,薰蒸天地句风蘋。

充实先生诗兴发,韵严不数阳春雪。

龙蛇一纸开天荒,琅然吟破夜光月。

炯炯后皇嘉树中,精白任道言非空。

秉心高洁寄清赏,世人只解歌春红。

形式: 古风

和叔崇橘花韵二首(其一)

清和景气已非春,午阴浓处延诗人。

一杯佳茗沃嘉话,粲然三礼羞蘩蘋。

洞庭手植清香发,金粟银须照肤雪。

薰风十里漾芳思,万斛明珠剖胎月。

素华绿叶骚颂中,光生南国德横空。

朗吟受命不迁句,对花不饮无惭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