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东坡引》由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庭院中独自行走、赏花时的愁绪与寂寞。
“栏干愁倚遍”,开篇便以“栏干”为意象,暗示了女子身处的环境——庭院中的围栏。她愁苦地倚靠在栏杆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是回忆着过往,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忧愁。“幽怀怎消遣”,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愁绪无法排解,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奈之情。
接着,“看花悄步闲庭院”,描绘了女子在庭院中悄悄地行走,独自欣赏着半开的海棠花。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女子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映射出她内心的细腻与敏感。海棠花的半开状态,仿佛是女子心情的写照,既有着生机与希望,又蕴含着几分哀愁与期待。
“绿窗自掩,珠帘还卷”,通过描写女子动作的细节,进一步展现了她的孤独与寂寞。绿窗自掩,意味着她选择关闭外界的喧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珠帘的卷起,则可能是在寻求一丝光线与空气的接触,但同时也暗示着她对外界的渴望与无奈。
“罗帐揭,香衾展”,描绘了女子在室内布置的情景,罗帐被揭开,香衾铺展,显示出她对于生活细节的精心安排,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这些看似温馨的场景背后,却隐藏着更深的孤独与空虚。
“绣奁未整熏炉暖”,通过描述女子未完成的妆容和温暖的熏炉,进一步强调了她内心的孤独与等待。绣奁未整,暗示了她尚未完成的准备,或许是在等待某人的到来;熏炉的温暖,既是物理上的温暖,也是内心渴望有人陪伴的象征。
最后,“如何人不见”,直白地表达了女子心中的疑惑与失望。她等待的人并未出现,这不仅加重了她的孤独感,也反映了她内心的失落与痛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女子在春日庭院中面对孤独与寂寞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她对爱情与陪伴的深深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