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四首(其三)

坦然古路勿迂疏,霁月凉风动十虚。

毗目善财当日事,好如潘阆倒骑驴。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坦然行走于古老的道路上,不要偏离或犹豫不决。
晴朗的月光和凉爽的风吹过,仿佛穿越了十个虚空。

注释

坦然:轻松自然的态度。
古路:古老的道路。
勿:不要。
迂疏:偏离或疏忽。
霁月:雨后初晴的月亮。
凉风:清爽的风。
动:吹过。
十虚:形容极远或虚无的空间。
毗目:目光专注。
善财:佛教中的善财童子,象征智慧。
当日事:眼前的事情。
潘阆:唐代诗人,以豪放著称。
倒骑驴:潘阆有诗《将至湖上留别》中提到‘倒骑白驴似醉翁’,形容他的洒脱。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四首(其三)》,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师体。诗的内容以一种轻松自在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古道行旅的画面。"坦然古路勿迂疏",诗人建议行走时要直率不绕远,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心态。"霁月凉风动十虚",则通过晴朗的月光和凉爽的秋风,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仿佛十个空阔的境界在眼前展开。

"毗目善财当日事",这里引用了佛教故事,善财童子是《华严经》中的人物,他以虔诚之心修行,此处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修行或人生的深刻理解。"好如潘阆倒骑驴",引用潘阆的典故,潘阆曾以倒骑驴的形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表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路上也能保持心境平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见解,提倡直率、宁静与超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4)

释师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四首(其二)

棒头落节来翻本,闪电光中立信旗。

殃害丛林无说处,几人错认口头肥。

形式: 古风

颂古十四首(其一)

妙峰孤顶无知识,百十城游丧善财。

楼阁若还弹指见,分明有眼不曾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颂古十首(其十)

男儿脚底透长安,得坐披衣肯自谩。

三尺冷光辉夜月,一条秋水迸人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十首(其九)

生狞别是一般村,品藻先贤薄后昆。

掉放孤峰争合杀,棒头有眼盖乾坤。

形式: 偈颂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