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山房十首(其七)

四壁寒蛩作苦吟,唤回旅梦约三更。

不知身在禅房宿,误听松风做雨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四周墙壁传来凄凉的蟋蟀声,像是在苦苦吟唱,唤醒了我旅行中的梦境,大约是在深夜三更时分。
我却不知道自己正身处禅房过夜,还以为是风吹过松林的声音误以为是下雨声。

注释

四壁:四周的墙壁。
寒蛩:寒冷季节的蟋蟀。
作苦吟:发出悲凉的鸣叫。
唤回:唤醒。
旅梦:旅行中的梦境。
约:大约。
三更:深夜三点。
身在:处于。
禅房:佛教修行者的居所。
宿:过夜。
误听:错误地听成。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做雨声:像雨声。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深夜旅人在僧院宿泊的情景。"四壁寒蛩作苦吟",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蟋蟀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里的“苦吟”也传达出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感。"唤回旅梦约三更"则表明诗人被这种声音唤醒,他原本沉浸于旅途之梦,时间大概是夜里三更(古代分夜为五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十一点到一点),这是一个寂静而深邃的时刻。

"不知身在禅房宿"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虽然他已经入睡,但心中对于这种新奇的住所仍旧有些许不安。"误听松风做雨声"则描写了诗人因为寂静的夜晚加上自己的心理状态,将远处的松风声误以为是雨声,从而反映出内心的不安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声音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异地的孤独感和内心的不安定,同时也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之间微妙的联系。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宜兴山房十首(其六)

月暗山空夜倍长,清谈消遣睡毋忙。

山中新酒幸堪饮,何惜一杯相共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宜兴山房十首(其五)

烧罢天香月半昏,掩扃才了便呼灯。

窗前诵彻渊明赋,却傍禅床听葛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宜兴山房十首(其四)

薄霭垂垂欲暮时,渐生霜气著征衣。

山深不见牛羊下,惟有樵人荷担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宜兴山房十首(其三)

檐影亭亭日正中,莓苔不扫绝尘踪。

闭门相共蒲团坐,看读华严一卷终。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