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八首(其七)

青粉墙低柳倚门,疏帘斜入燕寻人。

最难消遣是深春。

闲凭绣闲思梦笑,怕翻箫谱见啼痕。

樱桃花下又黄昏。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七)》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春时节,庭院内外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首句“青粉墙低柳倚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庭院的景象:青粉色的墙壁低矮,柳树轻柔地依偎在门边,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一句通过色彩与形态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疏帘斜入燕寻人”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稀疏的窗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燕子穿梭其间,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这里不仅描绘了燕子的动态美,也暗含了对人迹罕至、春意渐深的感慨。

“最难消遣是深春”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深春时节难以排遣的思绪和情感。深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种难以消解的孤独与感伤。

接下来的两句“闲凭绣闲思梦笑,怕翻箫谱见啼痕”,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独自倚靠在绣着图案的床榻上,思绪万千,仿佛在梦中笑过。然而,当他试图翻开箫谱时,却看到了令人心酸的痕迹,这或许是他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苦与回忆。这两句通过动作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樱桃花下又黄昏”一句,以简洁的语言收束全词,将读者的思绪拉回现实。黄昏时分,樱桃花下,时间悄然流逝,一切美好与哀愁都显得格外珍贵。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日庭院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十八首(其八)

水近雷塘缓缓流,绿杨风软不知秋。

教人无赖是扬州。

画舫载来歌舞梦,玉箫吹破古今愁。

旧时明月照迷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九)

风蹴飞花上绣茵,柳丝无力绊残春。

今年时节去年人。

蝉锦暗销双枕泪,雁弦愁锁一筝尘。

不思前事亦伤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

九陌轻尘散钿车,五更残梦怯悲笳。

西风吹我落天涯。

象筦乌丝题影事,酒旗歌板送年华。

夕阳红到马缨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一)

帘轴花阴晚日趖,纤纤蹙损远山螺。

个人归计太腾挪。

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

无情无绪奈春何。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