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七)》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春时节,庭院内外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首句“青粉墙低柳倚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庭院的景象:青粉色的墙壁低矮,柳树轻柔地依偎在门边,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一句通过色彩与形态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疏帘斜入燕寻人”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稀疏的窗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燕子穿梭其间,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这里不仅描绘了燕子的动态美,也暗含了对人迹罕至、春意渐深的感慨。
“最难消遣是深春”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深春时节难以排遣的思绪和情感。深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种难以消解的孤独与感伤。
接下来的两句“闲凭绣闲思梦笑,怕翻箫谱见啼痕”,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独自倚靠在绣着图案的床榻上,思绪万千,仿佛在梦中笑过。然而,当他试图翻开箫谱时,却看到了令人心酸的痕迹,这或许是他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苦与回忆。这两句通过动作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樱桃花下又黄昏”一句,以简洁的语言收束全词,将读者的思绪拉回现实。黄昏时分,樱桃花下,时间悄然流逝,一切美好与哀愁都显得格外珍贵。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日庭院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