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造御茶有所争执

森森壑源山,袅袅壑源溪。

脩脩桐树林,下荫茶树低。

桐风日夜吟,桐雨洒霏霏。

千丛高下青,一丛千万枝。

龙在水底吟,凤在山上飞。

异物呈嘉祥,上奉玉食资。

腊馀春未新,素质蕴芳菲。千夫■登垄,叫啸风雷随。

雪芽细若针,一夕吐清奇。

天地发宝秘,鬼神不敢知。

旧制遵御膳,授职各有司。

分纲制品目,簿尉监视之。

虽有领督官,焉得专所为。

初纲七七夸,次纲数弗差。

一以荐郊庙,二以瀹宾夷。

天子且谦受,他人奚可希。

柰何贪渎者,凭陵肆奸欺。

品尝珍妙馀,倍称求其私。

初非狐鼠媚,忽变狼虎威。

巧计百不行,叱怒面欲绯。

再拜长官前,兹事非所宜。

性命若蝼蚁,蠢动识尊卑。

朝廷设百官,责任无细微。

所守傥在是,恪谨焉可违。

君一臣取二,千古明戒垂。

以此得重劾,刀锯弗敢辞。

移官责南浦,奉命去若驰。

回首凤凰翼,雨露生光辉。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邃山谷中,溪流轻柔绕
高大的梧桐林,茶树在其下
桐风吹过日夜响,桐雨如丝飘洒
万千青翠高低错落,每丛枝繁叶茂
龙藏水底吟唱,凤在山顶飞翔
异象显吉祥,供奉圣餐以资
冬去春未至,洁白蕴含芬芳
众人合力开垦,呼啸声伴风雨
雪茶芽尖如针,一夜绽放奇异
天地间藏着宝物,鬼神也难知悉
遵循古制御膳,职责各有司掌
分工明确监督严,官员不得独断
初纲七七分,次序井然不差
一用于祭祀,二以待宾客
天子谦逊接受,他人不可效仿
贪婪者必遭惩,私欲膨胀成虎狼
尝美食之余,更求私利忘形
起初无邪,转眼成恶霸
计谋百出却失败,愤怒脸红如火
在长官面前拜两拜,此事不当为
生命微贱如蝼蚁,行动间知尊卑
朝廷设百官,职责无大小
若坚守职责,恭敬不可违
君臣各自取,教训千古流传
因之获重罚,刀斧加身也不悔
被调往南方,使命疾驰而去
回首望凤凰,雨露映照光芒

注释

壑源:山谷源头。
袅袅:轻盈的样子。
脩脩:高大、整齐。
荫:遮蔽。
御膳:皇帝的膳食。
领督:领导监督。
初纲:最初的分类。
郊庙:郊外和宗庙,祭祀场所。
瀹:煮茶。
蠢动:笨拙地移动。
南浦:南方的水边。
雨露:比喻恩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谷中的自然景色和制作御茶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公正与职责的坚守。首联“森森壑源山,袅袅壑源溪”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峦叠翠、溪流潺潺的画面。接着,“桐树林”、“茶树低”、“桐风吟”、“桐雨洒”等意象,寓言着秩序与和谐。

诗人借“龙吟水底”、“凤飞山上”的景象,象征着皇家的尊贵和祥瑞。然而,他也揭示了官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贪渎者”、“求私利”等,这与“旧制遵御膳”的原则形成对比。他强调官员应恪尽职守,不可滥用职权,否则将受到严惩。

最后,诗人以自身被贬南浦的遭遇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公正和职责的坚持,以及对朝廷设立百官制度的认同。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徐玑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180)

徐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号:灵渊
  • 籍贯: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 生卒年:1162~1214

相关古诗词

读徐道晖集

悟得玄虚理,能令句律精。

生前惟瘦苦,身后得名清。

朋友裒钱葬,先生有笔评。

林头旧题石,苔藓带云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湘水

湘水几千里,平流少激湍。

数家分市井,列石起峰峦。

岂是昔曾到,犹疑画上看。

吟诗身渐老,向此作微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登三层楼与王仲言联句

南州冬日佳,风和霜气收。

出门访良友,散策寻清游。

负郭有野趣,荒草带寒流。

信步任所止,款扉得深幽。

初若隐者居,忽上云中楼。

揽以三层颠,恍与万象浮。

绿野宽作围,青山远相蟉。

凌然欲轻举,久乃思冥搜。

团团荔枝林,往往丛叶稠。

时于阴木间,略见碧瓦沟。

苍然晚烟集,红者枫树头。

伫立思转赊,顾盼目不周。

何意城中身,而对海上州。

要须千幅尽,未可一语酬。

时已梅萼春,景迈浙水秋。

远地得心赏,良会非宿筹。

黄柑况可餐,绿酒方出篘。

十年真契阔,再见方绸缪。

矧兹天一方,无异水上沤。

把盏不知暮,论文殊未休。

俄惊庭叶落,始觉昏鸦投。

独怜下弦月,未挂初旬钩。

绝景尚可揖,归途谅匪脩。

何当雁荡间,相与老一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漳州别王仲言秘书

百草各有种,春至不栽培。

交情重故知,岂论才不才。

相识十年初,再见天之涯。

共饮一杯酒,粲若红颜开。

人生有此乐,知复能几回。

契阔几已深,矧尔病与衰。

朔风从何来,吹白枝上梅。

天寒日欲莫,又乃行色催。

君去江水西,我归近天台。

东西道路长,未可心膂摧。

明朝碧云多,伫思良徘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