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台曲

玉颜如花越王女,自小娇痴不歌舞。

嫁作江南国主妃,日日思归泪如雨。

江南江北梅子黄,潮头夜涨秦淮江。

江边雨多地卑湿,旋筑高台匀晓妆。

千艘命载越中土,喜见越人仍越语。

人生脚踏乡土难,无复归心越中去。

高台何易倾,曲池亦复平。

越姬一去向千载,不见此台空有名。

形式: 古风

翻译

美丽的越国王族女子,从小娇憨不善歌舞。
她成为江南国主的妃子,天天思念故乡泪水如雨。
江南江北梅子熟透,夜晚潮水涨满秦淮江。
江边多雨且地势低洼湿润,她迅速建起高台以整理妆容。
千艘船只装载着越地的泥土,欢喜见到越人说着越乡的语言。
人生难以离开故土,她不再有返回越中的念头。
高台容易倾覆,曲折的池塘也已填平。
越姬一去已千年,此台空留名,再无人见。

注释

玉颜:美丽的容颜。
越王女:越国王族女子。
娇痴:娇憨。
歌舞:歌舞活动。
嫁作:出嫁成为。
国主妃:国君的妃子。
日日:每天。
思归:思念家乡。
潮头:潮汐。
秦淮江:古代中国河流。
旋筑:迅速建造。
高台:高耸的平台。
命载:命令装载。
越中土:越地的泥土。
越人:越地的人。
越语:越地的语言。
人生:人生的旅程。
乡土:故乡的土地。
倾:倾覆。
曲池:弯曲的池塘。
越姬:指越王的女儿。
千载:千年。
不见:不再有人看到。
空有名:徒有虚名。

鉴赏

这首宋词《越台曲》由周紫芝所作,描绘了一位美丽如花的越国王族女子,她自幼娇憨,不善歌舞。后来成为江南国主的妃子,每日思念故乡,泪水涟涟。诗人通过江南梅子黄时节的景色,暗示了她的愁绪和对故土的眷恋。尽管她身处高位,建造高台以掩饰哀伤,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思乡之情,意识到人生在乡土的根深蒂固。高台易倾,曲池填平,象征着繁华与荣华的短暂,而越姬的离去已成千载往事,只留下空名和回忆。整首词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楚平王庙

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十年军入郢,势如波捲萍。

贤亡国婴难,王死尸受刑。

将隳七世庙,先坏百里城。

子胥虽捐江,素车驾长鲸。

惊涛寄怒馀,遗庙罗千楹。

王祠何其微,破屋风泠泠。

蛰虫陷香案,饥鼠悬灯檠。

淫俗敬魑魅,何人顾威灵。

臣冤不雠主,况乃锄丘茔。

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

形式: 古风

楚村道中(其二)

族云行太虚,布置初狼籍。

弥缝天四维,俄顷同一色。

雨形如别泪,含恶未忍滴。

泥涂颇翻车,行者自朝夕。

中央成白道,袅袅踏蛇脊。

潺湲冒田水,去作涧底碧。

高林荫清快,渴乌时一掷。

晚休张庄聚,泾草蒙古驿。

往时解鞍地,醉墨栖坏壁。

孤星探先出,天镜小摩拭。

比邻忽喧呼,夜磔鲁津伯。

梦归萱草堂,再拜悲喜剧。

问言劳如何,嗟我子行役。

平明看屋霤,两鹊声啧啧。

果逢南使还,冯寄好消息。

谁秣百里驹,肯税不论直。

形式: 古风

楚村道中(其一)

林栖野啄散鸦群,极目风霾乱日曛。

短麦离离乾忆雨,远峰黯黯细输云。

愁逢杂路寻车辙,赖有高林出酒巾。

辄得问津凡父老,不应看客废锄耘。

形式: 七言律诗

谩成(其一)

举头万籁号,弹指万籁寂。

欲寻所归方,变灭了无迹。

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

曾闻不迁义,贞定非木石。

至乐谅难名,所恨罗縠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