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

贵贱偶然,浑似随风帘幌,篱落飞花。

空使儿曹,马上羞面频遮。

向空江、谁捐玉佩,寄离恨、应折疏麻。暮云多。

佳人何处,数尽归鸦。侬家。

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抟沙。

往日曾论,渊明似胜卧龙些。

记从来、人生行乐,休更问、日饮亡何。快斟呵。

裁诗未稳,得酒良佳。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翻译

人生的贵贱起伏,就像随风飘动的帘幕和篱笆间的飞花。
徒然让孩子们羞于面对,频繁遮掩他们的脸庞。
在空旷的江面上,又有谁能赠送玉佩,寄托离别的愁绪,或许会折断几枝疏麻。
傍晚的云层厚重,看不到佳人的踪影,只能数着归巢的乌鸦。
我的家在哪里?生活如同磨损的木屐,功名如破碎的瓦罐,友情如沙粒般难以把握。
过去曾讨论过,陶渊明或许比卧龙诸葛亮更胜一筹。
记住,人生短暂,快乐最重要,不必再追问每日饮酒的意义。
斟满美酒吧,虽然作诗还不够熟练,但酒能带来美好的心情。

注释

浑似:仿佛,好像。
篱落:篱笆。
儿曹:孩子们。
羞面:羞涩的脸庞。
玉佩:珍贵的饰品,象征美好情感。
疏麻:植物,古代用于书写或制作绳索。
佳人:美女,此处指思念的人。
蜡屐:比喻磨损的生活。
破甑:比喻破碎的希望或理想。
抟沙:比喻难以把握的事物。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卧龙: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亡何:何须,何必。
快斟:痛饮,畅饮。
裁诗:作诗。

鉴赏

这首词以"玉蝴蝶"为词牌,是辛弃疾写给朋友叔高的书信体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饮酒的矛盾态度。词中通过比喻,描绘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富贵贫贱如同飞花般无常,暗示世事如梦,难以把握。"马上羞面频遮"形象地写出因生活变迁而带来的尴尬,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向空江、谁捐玉佩,寄离恨、应折疏麻",借江水和离别之物表达深深的思念与愁苦,"暮云多,佳人何处,数尽归鸦"则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词人自嘲自己的生活状态,"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抟沙",意指生活艰辛,功名无望,友情也如沙砾般易散。

在饮酒的问题上,辛弃疾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认为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不必过于纠结于是否饮酒。然而,他还是忍不住发出"快斟呵"的呼唤,表明内心深处对酒的渴望,同时也承认"裁诗未稳,得酒良佳",即在创作诗歌不如饮酒来得痛快。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生查子(其二)简子似

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

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

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

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

梅子褪花时,直与黄梅接。

烟雨几曾开,一春江里活。

富贵使人忙,也有闲时节。

莫作路旁花,长教人看杀。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重叶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其二)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