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

客路花时祇搅心,行逢御水半晴阴。

背城野色云边尽,隔屋春声树外深。

香草已堪回步履,午风聊复散衣襟。

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次御河寄城北会上诸友》。诗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和自然景色的描绘。

"客路花时祇搅心"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春天的花朵常让人心绪难平,特别是在异乡遇到美丽的花景,更容易引起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行逢御水半晴阴" 描述的是诗人行走时偶遇的御河水面,天气是晴朗与阴霾交替,既有明媚的阳光,也夹杂着微妙的阴影,这种景象增添了一份意境。

"背城野色云边尽,隔屋春声树外深"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背靠城市,面对的是一片无垠的野色,直至云端,而隔着房屋传来的春日之声,则显得更加深远和遥远。

"香草已堪回步履,午风聊复散衣襟" 香气浓郁的野草已经可以踩踏,午后的微风轻拂,使人不禁要解开衣襟,享受这份清凉。

"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仿佛在那追逐欢乐、共同畅饮之地,看到了满林皆是红色的花朵和青色的小草,这份景象似乎凝固了过去美好的时光。

王安石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将旅途中对朋友的思念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的诗文往往蕴含深意,既有情感的流露,也不乏对社会时事的隐喻。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公辟正议书公戏语申之以祝助发一笑

故人辞禄未忘情,语我犹能作捍城。

身不自遭如贡薛,儿应堪教比韦平。

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閒生。

把盏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

斋禁虽严异太常,萧然高卧意何长。

烟含欲暝宫庭紫,日映新秋省闼黄。

壮节易摧行踽踽,华年相背去堂堂。

追攀坐叹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约之谢惠诗

鱼跳桑柳阴,鸟落蒲苇侧。

已无溪姑祠,何有江令宅。

故人耽田里,老脱尚方舄。

开亭捐百金,于此扫尘迹。

地偏人罕至,心远境常寂。

我行西州旋,税驾候颜色。

相随望南山,水际因一息。

公时指岸木,谓此可寻尺。

伐之营中沚,持用自怡怿。

欢言俟其成,邀我堂上食。

百忧每多违,一诺还自惕。

春风檐楹新,坐久膝前席。

翛然忘故约,北郭疑有适。

长淫舒永怀,伫想对以臆。

摛辞甚有理,窃比书石鹢。

知公不欺我,把玩果心恻。

嘉肴既夙设,丽藻仍虚掷。

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

闻说芼羹臛,芬香出邻壁。

妇休机杼事,儿失刀椠职。

何胶胶扰扰,而纷纷籍籍。

携持欲一往,继此方如织。

元龙但高眠,司马勿亲涤。

几能孩童旧,握手皆鬓白。有兴即联?,东阡与南陌。

形式: 古风

次韵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高亭五月尚寒生,回首尘沙自郁蒸。

砌水乱流穿石底,槛云高出蔽山层。

跻攀欲绝人间世,缔构知从物外僧。

肠胃坐来清似洗,神奇未怪佛图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