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
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
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
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与美丽景象。"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水旁荷花盛开,花香浓郁如同焚香般弥漫的画面,这里的“菡萏”指的是荷花,“焚”则形容那香气之浓烈。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境。
"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表明诗人与一位僧侣一起在池塘边过夜,而那时的天空中,霞光正好散布至月亮旁边,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这里“僧同”意味着与僧侣共度良宵,“霞向月边分”则是对夜色美景的细腻描绘。
"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两句中,“渚鸟”指的是水鸟,它们栖息在蒲草丛中,而远处传来了城里的钟声,这些声音随着拂晓的来临逐渐清晰可闻。这里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声响的并置,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
"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不愿与世俗纷争,只想在这宁静的夜晚,与那孤独的云朵交谈。这里“莫他约”意味着无需他人的约束,“重此话”是指再次述说这份心境,而“孤云”则象征诗人那种超脱世俗的心灵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那追求精神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心愿。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永夜无他虑,长吟毕二更。
暗灯摇碧影,滞雨滴阶声。
道进愁还浅,年加睡自轻。
如何得深术,相与舍浮名。
所思同海岱,所梦亦烟波。
默坐看山久,闲行值寺过。
独吟黄叶乱,相去碧峰多。
我有归心在,君行竟若何。
莫说春闱事,清宵且共吟。
频年遗我辈,何日遇知音。
逼曙天倾斗,将寒叶坠林。
无将簪绂意,只损壮夫心。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
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
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