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丽二僧南游

日边乡井别年深,中国灵踪欲遍寻。

何处碧山逢长老,分明认取祖师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远离家乡多年,如日在天边,我渴望走遍中国寻觅神圣的踪迹。
在哪里的青山能遇到老僧,要清晰地辨认出祖师的心意。

注释

日边:比喻远离家乡,如同处在天边一般遥远。
乡井:家乡。
别年深:离别时间久远。
中国:这里指广泛的地域,非特指现代国家中国。
灵踪:神圣的、有灵气的踪迹,可能指的是佛教高僧的遗迹。
何处:哪里。
碧山:青翠的山,泛指风景优美的山岭。
逢:遇到。
长老:年长的僧人,通常指修行高深的和尚。
分明:清晰地,确切地。
认取:辨认,领悟。
祖师心:祖师的教诲或心灵境界,这里指代深层的佛法或精神指引。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送高丽二僧南游》。通过这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中国文化和佛教传统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祖师心境的向往。

"日边乡井别年深"一句,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眷恋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这里的“日边”可能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而“乡井别年深”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家乡的思念越发浓重。

"中国灵踪欲遍寻"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探索和追求之情。这里的“灵踪”指的是精神上的足迹或是文化遗产,而“遍寻”则显示出诗人对这些精神财富的渴望和探寻。

"何处碧山逢长老"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高僧或智者会面的期待。这里的“碧山”形象美好,是理想中的隐居之所,而“长老”则是对有道之人的尊称。

最后一句"分明认取祖师心",诗人表达了在探寻和访求中,希望能够领悟到佛教祖师的真意和精神精髓。这里的“分明”指的是清楚明白,“祖师心”则是对佛教智慧的一种尊称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远方故土的情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探求以及对佛法真理的追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与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惠空北游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

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写法华经

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

十指沥乾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送僧归日本

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僧游龙门香山寺

君到香山寺,探幽莫损神。

且寻风雅主,细看乐天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