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六首(其九)

嗟叹声中偃仰时,三千世界草离离。

若教老汉明斯旨,鼻孔从来向下垂。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和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嗟叹声中偃仰时"描绘出一种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觉,仿佛在叹息与沉思中体验着世界的短暂与无常。"三千世界草离离"运用夸张手法,形容世间万物繁多而短暂,如同草木丛生,生生不息又瞬息万变。

"若教老汉明斯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认为如果能真正领悟到这世间万物的本质,或许会有一种超脱的态度,"鼻孔从来向下垂"这个奇特的形象比喻,可能是说心境淡泊,不再被世俗所动,甚至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这种形象化的表达,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揭示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洞察,体现了禅宗诗的特点,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六首(其六)

不是风兮不是幡,堂堂摆手出重关。

可怜守待鸡鸣者,犹在昏昏醉梦间。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颂古十六首(其五)

善法堂前探浅深,寒涛平地涌千寻。

探竿靠壁出门去,也是贫儿拾得金。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颂古十六首(其四)

昭昭心目色尘里,晃晃色尘心目间。

直下裂开犹是钝,那堪随步万重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颂古十六首(其二)

一竿丝线两金鱼,不犯清波意自殊。

斜拽蓑衣遮盖后,空馀明月满江湖。

形式: 偈颂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