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其二)

笛声吹鹤下西楼,门外寒江万古流。

读赋偶来寻楚泽,买田时拟住常州。

家无担石如刘毅,人许功名似马周。

极目尘寰几知己,中原落日一回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杂感(其二)》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

首联“笛声吹鹤下西楼,门外寒江万古流”,以笛声引鹤,象征着超脱凡尘的意境,鹤飞向西楼,又暗示着心灵的归宿。门外的寒江,万古长流,既描绘了自然界的永恒之美,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颔联“读赋偶来寻楚泽,买田时拟住常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读赋,意味着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寻楚泽,则是寻找心灵的栖息地;买田住常州,则是追求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方式。

颈联“家无担石如刘毅,人许功名似马周”,运用历史人物刘毅和马周的典故,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地位的思考。刘毅家境贫寒,马周则最终功成名就,这句诗既是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尾联“极目尘寰几知己,中原落日一回头”,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对真挚友情的渴望。极目远望,尘世间知己难求,只有在落日余晖中,回首往事,心中涌起淡淡的忧伤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早春游沔阳舟发汉上口占

客里重为客,饥来百事非。

一舟如许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无才负布衣。

春鸥吾愧汝,清远背人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新堤舟夜

六诏亲庭远,三巴归路长。

全家寄江汉,独客近潇湘。

天与无根蒂,人谁足稻粱。

牢愁争万古,慷慨意难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临江叹

骇浪蹴日回,惊涛激云上。

我舟一叶轻,势与水天抗。

回头阊阖生遥慨,目中久已无瀛海。

瀛海遥环九九州,苍茫宇宙皆浮沤。

我似太仓一稊米,无衣无食依南纪。

呜呼,古来烈士多苦心,夜深一诵猛虎行。

形式: 古风

毕展叔先生招陪秦岵斋王奉斋两先生登大别山拂云楼,分韵得云字

鸾鹄并高峙,短翼不及群。

一樽山水外,犹足张吾军。

是时赤日流,酷暑方如焚。

人声集下界,扰扰鸣饥蚊。

谁知楼上客,高极清无闻。

题诗招天风,拂纸飞晴云。

醉磨墨一斗,秃此中书君。

惜哉河朔饮,长空日易曛。

抱情各有适,天阔江沄沄。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