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昔孤芳难寄林,乱离漂泊却须禁。
春风不解回双鬓,夜雨何堪搅寸心。
薄日花光怀杜曲,清流竹色梦山阴。
从来玉石昆山火,臭味多君肯嗣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次韵端礼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郁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自昔孤芳难寄林,乱离漂泊却须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于动荡不安生活状态的不满和抑制之情。
"春风不解回双鬓,夜雨何堪搅寸心。" 春风不能理解诗人的头发为何逐渐花白,而连绵不断的夜雨又如何能够揭示他那颗被忧虑填满的心。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内心苦闷的感慨。
"薄日花光怀杜曲,清流竹色梦山阴。" 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于幽静山林的向往。在这里,“薄日”指的是初春时节的柔和阳光,“杜曲”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某个特定场所,而“清流竹色”则营造了一种清新的自然氛围。
"从来玉石昆山火,臭味多君肯嗣音。"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玉和石的不同,以及昆山之火(传说中能够鉴别真伪)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或知己的怀念与询问,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谊和理解的深切渴望。
不详
敝屣浮云世所难,谁堪走俗抗尘颜。
海鹏已激三千里,天马终归十二闲。
醉发杖藜云逐逐,香凝宴寝雨斑斑。
林泉久假皆吾有,何必捐金更买山。
似闻环佩杂箫笙,鼎立争雄凛太清。
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
花开玉井难求种,月下瑶台但有名。
我亦生来未尝屈,敢持方寸并峥嵘。
池上风烟故可人,倦游老眼厌纷纷。
晴云出岫似知我,野鹤鸣皋疑是君。
可恨音书长契阔,尚从杯酒见殷勤。
新诗准拟频相寄,独学方当病寡闻。
野寺经旬客寓居,水声山色是吾庐。
喜君能道碧云句,招我更烦黄犊车。
世路从来多险阻,人生何必问赢馀。
况闻一诺千金重,为激西江救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