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

已觉寻芳去较迟,千林红紫总纷披。

几经夜雨能无恙,试问春风竟不知。

斜日游蜂应有梦,野亭立马已多时。

殷勤却是江南客,曾擘冰霜寄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花信》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赏花的情景与感受。

首联“已觉寻芳去较迟,千林红紫总纷披。”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春天赏花的迟缓,却也恰逢满山遍野的花朵竞相开放,红的、紫的,色彩斑斓,一片繁盛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诗人对错过花期的遗憾与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之情。

颔联“几经夜雨能无恙,试问春风竟不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花儿在经历夜晚雨水后的关切,以及对春风是否知晓花儿状态的好奇。这一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颈联“斜日游蜂应有梦,野亭立马已多时。”转而描绘了一幅夕阳下蜜蜂忙碌采蜜的画面,以及诗人驻足野亭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景。斜阳映照,游蜂忙碌,野亭静立,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诗人通过这一联,不仅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美好瞬间,也借以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尾联“殷勤却是江南客,曾擘冰霜寄一枝。”最后以江南客的身份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或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曾在严冬时节,将一枝花寄给远方的朋友,如今春回大地,花信传来,这份情感更加深厚。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

综上所述,《花信》一诗通过对春日赏花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命循环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北山归路呈古心师兼简方外诸友

寻幽偶向灵源宿,却过云关望翠微。

初日映空千树立,惊风绕涧百泉飞。

旧题岁月人频异,乍别烟霞路易非。

幸有潘郎遗事在,何时一钵去如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陈山晚泊

一柱孤撑杳霭间,人言此是客星山。

风流百世今谁嗣,应诏诸生故未还。

荒冢草深迂石路,高斋月满閟松关。

穷年漫迹沧江上,及此维舟独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湖心寺夜坐

萧萧凉月满池台,水槛风棂四面开。

一炷残灯何熠煜,半檐衰柳故崔嵬。

谬持微禄知无补,未谢馀缘得重来。

尘土马蹄何日事,可容良夜废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金明宴游图

危楼缥缈碧波中,曲槛方棂面面通。

云气傍花如欲雨,柳丝垂地不惊风。

千年华表人非是,九奏钧天乐未终。

更有残山并剩水,烦君回首六桥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