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湖亭书怀

石栏斜倚面长空,贝阙蛟宫俯瞰中。

浩淼何年支楚尾,乾坤有地冠江东。

渔歌远近归南浦,雁侣萧条响北风。

最是开怀吟啸处,一身高并五峰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望湖亭上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石栏斜倚面长空",形象地写出诗人倚栏远眺的姿态,与广阔的天空相映生辉。"贝阙蛟宫俯瞰中",运用比喻,将湖景比作龙宫贝阙,显得神秘而瑰丽。

"浩淼何年支楚尾,乾坤有地冠江东",诗人感叹湖水的浩渺无垠,仿佛连接着古代楚地的边界,同时强调此地在江东路域中的重要位置。"渔歌远近归南浦,雁侣萧条响北风",通过渔歌和雁鸣,描绘出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意,增添了时空感。

最后两句"最是开怀吟啸处,一身高并五峰雄",表达了诗人在此处豪情满怀,纵情吟啸,感觉自己仿佛与周围的五座山峰一样挺拔雄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山水诗,既描绘了望湖亭的景色,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体现了清代诗人高为阜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2)

高为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邑董心推作舜陵四辨诗见示属和因感记传所载事地可疑者并类及之云(其一)

舜葬鸣条岂可诬,无端腐史记苍梧。

岭南今日犹荒服,中古何尝入版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安邑董心推作舜陵四辨诗见示属和因感记传所载事地可疑者并类及之云(其二)

南巡至岳有明徵,远涉炎荒何所凭。

九嶷连绵七百里,苍茫底处是虞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安邑董心推作舜陵四辨诗见示属和因感记传所载事地可疑者并类及之云(其三)

鸣条冈近属郊圻,起立园陵断不违。

野死不经更野葬,无人解证《竹书》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安邑董心推作舜陵四辨诗见示属和因感记传所载事地可疑者并类及之云(其四)

《九歌》皆咏楚中神,秦士荒唐妄指陈。

若道湘娥为二女,东君山鬼又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