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他们羡慕那南陔的子弟,又有谁能成为尚书郎。
红如渥丹的花瓣承受着露珠的光泽,深青色的叶片在风中摇曳生姿。
它们常常被文人墨客佩戴,散发出郑国特有的香气。
无需去寻找遥远的九畹之地,只需十步之内就能感受到它的芬芳。

注释

南陔子:指南方的贵族子弟,这里可能象征着地位或才情出众的人。
粉署郎:尚书郎,古代官职,这里指有才华且有望晋升的官员。
渥丹:深红色,形容花瓣鲜艳。
绀绿:深青绿色,形容叶子的颜色。
骚人:指诗人或文学家。
郑国香:可能指某种具有郑国特色的香气,也可能象征着郑国的文化或历史。
九畹:古代一畹为三十亩,九畹很大,象征遥远或难以寻觅。
十步即芬芳:强调即使在近处也能感受到香气,暗示美好事物无需远求。

鉴赏

此诗描绘了兰花的清雅脱俗和馨郁之美。"彼羡南陔子, 其谁粉署郎"两句表达了兰花在众多花卉中独树一帜,自有风采,不与凡草同列。"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写出了兰花接受晨露后的鲜艳颜色和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的情景。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则表明兰花不仅自身芬芳,还常被用来制作文人的佩饰,其香气也能远播至古郑国之地。最后两句"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强调了兰花的香气浓郁,不需远寻,就在近处便可感受到其清新的香味。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外貌和香气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丁谓对兰花独特情感和深厚赞赏。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示信流千古,颁荣遍万方。

帝缄金缕细,天印玉文长。

雀马严君政,龟蛇辨国章。

何当携枣篆,回首谢银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不效燕昭置,终贻子罕羞。

吴都矜四达,楚国炫三休。

好卜登春乐,无增累卵忧。

玄都有琼构,何日从真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谁负连城美,须思韫椟藏。

辉山知禀异,被褐喻韬光。

吕钓时终至,虞求祸是防。

宁为田父弃,莫作楚人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绵瓞怜同蒂,锄耰莫误芸。

浮泉滋绀质,巾绤透清芬。

积石三年熟,瑶池五色文。

静思空洞美,宁问邵平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