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效燕昭置,终贻子罕羞。

吴都矜四达,楚国炫三休。

好卜登春乐,无增累卵忧。

玄都有琼构,何日从真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不效仿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以免落得像子罕那样被人耻笑。
吴都以四通八达为傲,楚国则炫耀其三处美景。
喜欢算计的人在春天也会寻求欢乐,但别忘了如累卵般的危险。
京城有精美的宫殿,何时能与你一同畅游其中呢?

注释

不效:不模仿。
燕昭:燕昭王(战国时燕国君主,以礼贤下士著名)。
置:安置,此处指招揽人才。
贻:遗留,留下。
子罕:春秋时宋国大夫,以廉洁闻名,此处比喻被耻笑。
吴都:指吴国的都城(如苏州、南京等,古代吴国地界)。
矜:夸耀,自夸。
四达:四通八达。
炫:炫耀。
三休:三处美景。
好卜:喜好算计,比喻善于策划。
累卵:堆叠的蛋,比喻危险或易碎的事物。
忧:忧虑。
玄都:京城,古代对首都的称谓,这里指长安或洛阳等。
琼构:精美的建筑,形容宫殿华丽。
何日:何时。
真游:真正的游玩,指无忧无虑的游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丁谓所作的《台》。从内容上看,诗人借用历史上的燕昭王和吴楚之地,以表达自己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现实中的无奈。

“不效燕昭置,终贻子罕羞。”这两句通过历史事件表明一种不愿意接受某种安排或命运的心态。燕昭王在位时,曾下令禁止私人铸币,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这里用来比喻现实中某些做法虽然有美好意图但效果却未能如愿。

“吴都矜四达,楚国炫三休。”这两句描绘了古代吴国和楚国的繁华景象。"矜"字暗示对这些历史盛景的自豪,而"炫"字则显示出一种夺目的光彩。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好卜登春乐,无增累卵忧。”此句表明了诗人希望能够摆脱现实中的烦恼和忧愁,去享受春天的欢乐。"卜"字在这里意味着占卜、选择良辰吉日,而"累卵"则是比喻生活中的重重负担。

“玄都有琼构,何日从真游。”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一个超脱现实的理想之地——玄都,并且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束缚,与道家所说的"真"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飞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和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心情。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谁负连城美,须思韫椟藏。

辉山知禀异,被褐喻韬光。

吕钓时终至,虞求祸是防。

宁为田父弃,莫作楚人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绵瓞怜同蒂,锄耰莫误芸。

浮泉滋绀质,巾绤透清芬。

积石三年熟,瑶池五色文。

静思空洞美,宁问邵平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不操千金宝,思观九色虬。

负图钟上圣,衔烛照穷幽。

但仰飞天大,宁闻战野忧。

沃焦须霈泽,莫道我无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著象本沉潜,成形莫我厌。

秉阴彰至信,厚载示流谦。

右转群生遂,东顷万壑兼。

寰区今底定,不用八龙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