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渡

烟袅袅,雨丝丝。欹笠晚,挂鞭迟。笛家风韵让吴儿。

君听取,牛背上,两三枝。垂杨陌,芳草侧。

著点牡丹深黑。凭入画,更寻诗。

孤村远,斜日暮,立多时。

形式: 词牌: 芳草渡

鉴赏

这首《芳草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诗中“烟袅袅,雨丝丝”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氛围,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的湿润与清新。接着,“欹笠晚,挂鞭迟”描绘了农夫归家的场景,晚风吹动着蓑衣,显得悠闲而宁静,而“笛家风韵让吴儿”则通过笛声的悠扬,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音乐韵味,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气息。

“君听取,牛背上,两三枝”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不仅让人听到远处牛背上孩童的欢笑声,还能想象到他们手中可能拿着的两三枝野花或草叶,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随后,“垂杨陌,芳草侧。著点牡丹深黑”进一步丰富了景物的层次感,垂柳依依,芳草萋萋,牡丹点缀其间,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华。

最后,“凭入画,更寻诗。孤村远,斜日暮,立多时”将读者带入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之中。孤零零的小村庄在远方,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诗人独自站立良久,似乎在品味这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寻找其中蕴含的诗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独特风情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收录诗词(32)

刘嗣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鬲溪梅令

一重春水一重扉。思依依。好在东风庭院、见梅妃。

绿苔生卧衣。陇头人去是耶非。梦稀微。

梦到和烟和月、小疏篱。翠禽三两飞。

形式: 词牌: 鬲溪梅令

临江仙

万绿平畦堆罢亚,门前看饮吴牛。

烟横雨直不曾休。水田凉处,人影澹于鸥。

泉韵泠泠高枕好,当时我记清游。

思量多半恨扁舟。五湖归梦,飞破稻香秋。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一萼红.蔡浣霞《湖楼烟雨图卷》

倚楼窗。甚迢迢波影,绿到旧湖乡。

界白成烟,飘青作雨,抵他半幅潇湘。

知耐了、多番吟眺,只留双、冷眼付鸳鸯。

十二真珠,捲来天际,应怕思量。

我亦梦魂飞去,便山腰水尾,都是回肠。

鹭顶千丝,鸥心一点,等闲逗起凄凉。

拟准备、风前蓑笠,问故人、几个在渔庄。

空对桃花潭色,忆著汪郎。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翠楼吟.胡城东六安舟次得绝句四章,风格清绝,友人为写其意,余赋此词

雁外云浓,鸦边墨淡,秋光横抹林表。

长淮来短艇,消受得、白蘋风饱。共谁吟眺。

只一两三家,水回烟绕。柴门悄。

打鱼人去,钓丝空袅。谁料。

画里相寻,有荒汀断岸,写侬行藁。

旧游浑不是,早放鸭、船都归了。夕阳多少。

便红煞离亭,不成霜晓。伤怀抱。

凭君细看,鬓先君老。

形式: 词牌: 翠楼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