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行

出西门,望秋声。绕树驱蝉出,蝉困初醒。

呼蝉语支离,鼓翅迎安能。

寂愁久相对,舍汝复行行。穿窈谷,出深松。

长歔下夕阳,肃肃起天风。

振衣千仞石,挥鞭九叠峰。

顾视人间世,闻见殊不同。

不为世人烦苦逼,谁鼓逸足游上清。

不为世人烦苦逼,谁鼓逸足游上清。

天半飞天籁,心耳愧初生。

人间何所有,苍蝇响重轻。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西门行》描绘了诗人从西门出发,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出西门,望秋声”,点明了地点和时节,秋风萧瑟,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诗人接着描述了在树林中追逐蝉鸣的情景,“绕树驱蝉出,蝉困初醒”,生动地展现了蝉的活动状态,以及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感。

“呼蝉语支离,鼓翅迎安能”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蝉以情感,表现了蝉的挣扎与无奈。“寂愁久相对,舍汝复行行”,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孤独感。

接下来的“穿窈谷,出深松”,描绘了诗人穿越幽深山谷,走出茂密松林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随后的“长歔下夕阳,肃肃起天风”,则通过夕阳与天风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振衣千仞石,挥鞭九叠峰”,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豪迈与自由,他仿佛在千仞石上振衣,在九叠峰间挥鞭,表达了对自由与壮志的追求。最后,“顾视人间世,闻见殊不同”,诗人回望人间,感叹于世间的纷扰与不同,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东门行

出东门,见如云。步入门,妾待君。

君心如有存,细察君意如有分。

还言相告语,世上自纷纷。

此人一颦一笑,别后多时尚氤氲。

尚氤氲,兰蕙出交襟,宛转流黄百合薰。

有心无心,赵舞燕吟,千人百人道出群。

有心无心,赵舞燕吟,千人百人道出群。

人人口牙芬,人所言,或欺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拟行路难三首(其一)

落涧辞峰未随溪,奔壑顾山难行。

子辞家去,寻烟野宿,自饥寒行。

子行日远,道逢落涧坐长叹。

车为不转辕,马为踯躅向郊原。

人自轻离何足道,秋风车马畏黄昏。

形式: 乐府曲辞

拟行路难三首(其二)

胡马望风嘶,越禽向日心依恋。

我今出门乍辞家,他乡风物非习见。

不畏他乡遥,常畏他人相轻贱。

千山峻绝自登攀,万水烟波绝绻缱。

思我钱帛来逢迎,偶逢失意俱中变。

昨夜归梦向家人,梦短愁多难语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拟行路难三首(其三)

一山一水又一乡,风风雨雨最凄凉。

水山终始但车舟,风雨凭淩失春秋。

昨宵简历数秋光,九月下旬为降霜。

杨柳多时欲萎落,莎鸡在户已深藏。

行子中道见时物,清朝如何不彷徨。

彷徨还自念,念我容颜独秋当。

深愁素髭欺客至,难将短鬓较途长。

征衣自加还自惜,忽闻暮响何茫茫。

想有羁人同旅怨,故令清砧厉空房。

或因明月生离思,复令幽机覆流黄。

流黄满疋向月清,佳人刀尺就机鸣。

思君腰带如畴昔,但妾愁多未能成。

听此令人伤远神,征夫相值愿传声。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