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道元上人游历名山后归来的场景。首句“青青锡杖雪侵头”形象地刻画了僧人的行迹,锡杖在雪中显得更加青翠,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岁月的痕迹。诗人表示自己遍游名山后感到疲倦,但对道元上人的修行和归宿充满羡慕。
“明月归来岩下寺,清风倚倚峡西楼”描绘了僧人归宿的宁静与诗意,明月和清风增添了环境的禅意,显示出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人以“文畅”形容道元上人得道后的智慧通达,而自比为隐士许由,表达了对无欲无求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试和诗篇扣禅意,世间谁解悟浮休”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诗歌传达禅宗的意境,但感叹世间能理解这种超脱心境的人寥寥无几。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与自我反思,展现出对心灵净化和超然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