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雷监赴阙庭

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

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

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

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

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

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

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

时方重右职,蹉跎独海隅。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才华横溢无所不能,出入世间应合时宜。
在重要藩镇精心治理,从秘府中选拔文人儒士。
皇上的诏书忽然到来,怎能长久犹豫不决。
乘船赶往上朝拜见,围观的人群挤满了道路。
盛大的宴席上宾客满座,敬酒的仪式不停歇。
离别饯行诚然令人伤感,祝贺荣华又充满欢乐。
常伴柏梁殿的宴会,每日向朝廷奔走。
时势重视高位之职,自己却独自滞留海隅。

注释

才大:指才华出众。
时须:符合时代的需要。
雄藩:重要的藩镇或地区。
精理:精心治理。
秘府:古代藏书之地,这里指朝廷。
擢:选拔。
文儒:文人学者。
诏书:皇帝的命令。
踟蹰:犹豫不决。
方舟:此处可能指一同上朝的船只。
朝谒:上朝拜见。
盈:充满。
路衢:道路,街市。
广筵:广阔的宴席。
列众宾:排列众多宾客。
送爵:敬酒的仪式。
无停迂:不停歇,不拖延。
攀饯:挽留饯行。
怆恨:悲伤遗憾。
贺荣:祝贺荣耀。
欢娱:欢乐。
柏梁宴:汉代的一种盛大宴会,象征朝廷的团结。
丹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代指朝廷。
右职:古代以右为尊,指高位之职。
蹉跎:光阴虚度,事情耽误。
海隅:海边边远之地,这里指被贬或远离朝廷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赴任的场景,充满了隆重和紧迫的情感。开篇“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表明准备工作已经完毕,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则写出了官员们在处理公务时的认真态度和高效率。

接下来的“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表达了急迫感,一份紧急的任命书信已经到来,没有时间再耽误。“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描绘了官员乘坐的船只迅速离岸,沿途围观的人群密集。

“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则展示了一场盛大的饯行宴会,宾客满座,酒杯不断。这种热闹的氛围与送别的忧伤形成对比。“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中,“攀饯”的动作充满了不舍和依依惜别的情感,而“贺荣且欢娱”则表达了一种祝福与喜悦的复杂情绪。

最后,“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写出了官员在赴任前夕,在长安城外的柏梁驿参加宴会的情景,以及他对即将到来的重要职位(“重右职”)所持有的谨慎态度。结尾“蹉跎独海隅”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官员未来的某种担忧或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紧张而又庄重的送别场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即将远行者的深切关怀和祝愿。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送端东行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

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驱车何处去,暮雪满平原。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

宿雨冒空山,空城响秋叶。

沈沈暮色至,凄凄凉气入。

萧条林表散,的砾荷上集。

夜雾著衣重,新苔侵履湿。

遇兹端忧日,赖与嘉宾接。

形式: 古风

郡内闲居

栖息绝尘侣,孱钝得自怡。

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永日一酣寝,起坐兀无思。

长廊独看雨,众药发幽姿。

今夕已云罢,明晨复如斯。

何事能为累,宠辱岂要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