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歌《咏史十二首(其一)前汉》是陈肇兴所作,通过对秦朝灭亡后汉朝兴起的历史进行反思。首句“自从封建废秦皇”暗示了秦始皇废除封建制的影响,紧接着“草泽膺图国祚长”赞扬了汉朝在平民英雄的领导下延续了长久的国运。诗人接着指出“一代安危关外戚”,强调外戚在汉朝政治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王朝稳定的影响。“几回反侧动诸王”则描绘了权力斗争中王室成员的不安与动荡。
“民风近古犹淳厚”表达了诗人对于汉代初期人民朴素淳朴风气的赞赏,而“大道从兹半渺茫”则暗示了尽管汉朝初期道路尚不明朗,但仍有希望。最后两句“幸有江都诸辈出,祗今人说汉文章”高度评价了诸如江都(指淮南王刘安等人)等文人对汉代文化的贡献,他们的文学成就至今仍被世人称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咏史的方式,既揭示了汉朝兴衰的历程,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价值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