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二首(其二)东汉

东京儒雅古来无,拜老临雍礼数殊。

稽古几人誇硕傅,横经此日有囚奴。

椒房宠尽阉官盛,太学才多国势孤。

一事可怜汉明帝,千秋遗患是浮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咏史的角度,描绘了东汉时期洛阳(东京)的学术与政治景象。首句“东京儒雅古来无”赞扬了东汉时期的儒学风气,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传统在当时可能并未得到一贯的尊重。次句“拜老临雍礼数殊”描述了学者们在太学(临雍之地)行尊师之礼的独特场景,然而礼节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平等或异乎寻常的现象。

第三句“稽古几人誇硕傅”提及了硕儒硕傅的学问,但紧接着“横经此日有囚奴”则揭示了现实中的矛盾,即即使是博学之人,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沦为了囚徒般的境地。这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

“椒房宠尽阉官盛”一句,通过椒房(后宫)的权势和宦官的得宠,揭示了东汉后期宫廷政治的腐败,以及国家权力中心的失衡。最后一句“太学才多国势孤”进一步强调了学术人才的丰富与国家实力的衰弱之间的对比。

诗的结尾,诗人以“一事可怜汉明帝,千秋遗患是浮图”表达了对汉明帝未能妥善处理佛教问题的惋惜,认为佛教的传播成为东汉末年的一大隐患。整首诗寓言深刻,批判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现实。

收录诗词(471)

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二首(其三)三国

群雄芟尽鼎终分,百战河山感慨存。

济世有材怜管、乐,生儿无命笑曹、孙。

征诛远扫官家局,揖让初开篡窃门。

刘禅长年丕、亮促,此中天意总难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史十二首(其四)西晋

吴、蜀平来魏祚移,乾坤才合又分离。

羊车十里宫人泪,蛙鼓数声帝子悲。

名士清谈空复尔,诸王搆怨欲何为?

伤心一片中原土,付与羌胡竟不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咏史十二首(其五)东晋

平阳一去感青衣,太息河山举目非。

南渡君臣㫿对泣,东山士女故相依。

机云幂下无禽泪,王谢堂前有燕飞。

我爱陶公真旷达,黄花开处便来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咏史十二首(其六)南北朝

五龙如虎斗方酣,胜负兵家已共参。

百战河山归代北,六朝金粉艳江南。

临轩有例开齐、宋,亡国无端误释、聃。

莫道金陵王气尽,隋宫芳草亦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