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二首(其四)西晋

吴、蜀平来魏祚移,乾坤才合又分离。

羊车十里宫人泪,蛙鼓数声帝子悲。

名士清谈空复尔,诸王搆怨欲何为?

伤心一片中原土,付与羌胡竟不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肇兴所作的《咏史十二首》中的第四首,主题是对历史变迁和民族悲剧的感慨。诗中以三国时期吴蜀灭亡后西晋兴起,却又迅速衰落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无常的深深忧虑。

首句“吴、蜀平来魏祚移”描绘了吴国和蜀汉被西晋吞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接下来的“乾坤才合又分离”暗示了短暂的统一之后,又面临着新的分裂。“羊车十里宫人泪”引用了晋武帝司马炎宠爱的贾南风嫉妒后宫妃嫔,用羊车载其回宫的故事,象征着宫廷的悲伤和权力斗争。“蛙鼓数声帝子悲”则借蛙鸣声哀,寓言了皇室子弟对于国事的无奈和哀叹。

“名士清谈空复尔”批评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空谈误国,未能有效应对时局。“诸王搆怨欲何为”则揭示了贵族内部的矛盾和不满,暗示了政权的不稳定。“伤心一片中原土”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广袤中原沦陷于外族之手的痛心,“付与羌胡竟不支”更是对无力抵抗外侵的深深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寓言深刻,情感沉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471)

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二首(其五)东晋

平阳一去感青衣,太息河山举目非。

南渡君臣㫿对泣,东山士女故相依。

机云幂下无禽泪,王谢堂前有燕飞。

我爱陶公真旷达,黄花开处便来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咏史十二首(其六)南北朝

五龙如虎斗方酣,胜负兵家已共参。

百战河山归代北,六朝金粉艳江南。

临轩有例开齐、宋,亡国无端误释、聃。

莫道金陵王气尽,隋宫芳草亦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咏史十二首(其七)隋

新林一战破平湖,南北全收入版图。

灵感有书成内史,太平无策报吾儒。

千金枉自遗杨素,一死方知误独孤。

毕竟宇文除莫尽,他年留患在江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咏史十二首(其八)唐

不死何曾有药丸,唐家终始误金丹。

河山割裂归方镇,妇寺平分揽大权。

占得诗名高万古,传来军制仿三单。

祗今七德馀歌舞,想见前皇创业难。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