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四首(其三)

问讯西来祖,人心为有无。

如何垂直指,早晚转凡夫。

洛水澄如练,嵩山秀若图。

不知端的者,刚道有差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的《拟寒山四首(其三)》。诗中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了关于佛学中“心”与“无”的深刻哲理。首句“问讯西来祖,人心为有无”,以“西来祖”引出对佛教智慧的询问,探讨人心在面对“有”与“无”时的复杂状态。接下来的“如何垂直指,早晚转凡夫”,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暗示了从凡人转变为觉悟者的不易。

“洛水澄如练,嵩山秀若图”,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美景,洛水清澈如丝线,嵩山秀丽如同画卷,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静谧祥和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最后,“不知端的者,刚道有差殊”,表达了对于真理探索的困惑与思考,即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难以分辨真正的本质与表面现象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思想的融合。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寒山四首(其四)

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

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

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山居三首(其一)

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

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

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

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居三首(其二)

孤猿瘦鹤冷相看,百衲三衣任岁寒。

未拟将心求别佛,曾因拨草见幽兰。

谁为虚谷呼能应,自许无弦密可弹。

若谓本来无一物,知公亲被祖师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山居三首(其三)

当轩唯有好溪山,卒岁无人共往还。

闲看白云生翠碧,静闻清磬落潺湲。

声将声入分犹易,空以空藏见即难。

此个不能收拾得,任随流水落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