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

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

中和纪月令,方与天地长。

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

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

君臣永终始,交泰符阴阳。

曲沼水新碧,华林桃稍芳。

胜赏信多欢,戒之在无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春风改变着梅柳的姿态,万物沐浴在春天的光芒中。
以中庸之道记录着季节变换,顺应天地永恒的规律。
纵情享乐并非我所崇尚,此时的美好时光值得珍重。
期望能实现对万物的养育之恩,共同带来全球的安康。
君臣关系长久如一,象征着阴阳和谐的吉祥征兆。
弯曲的池塘水色清新,华美的林中桃花正芬芳。
美好的赏心乐事带来众多欢乐,但要警惕不要过度放纵。

注释

东风:春风。
变梅柳:使梅柳发生变化,形容春天的到来。
万汇:万物。
纪月令:记录季节变化。
耽乐:沉溺于享乐。
懿兹:美好、珍贵。
亭育:养育、培养。
寰海:全世界。
永终始:永远持续。
交泰:阴阳调和。
曲沼:弯曲的池塘。
华林:美丽的园林。
胜赏:美好的赏赐或景色。
无荒:不过度、不荒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宴会的盛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君臣关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安稳和君臣和谐的肯定。

"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 二句,以东风引发的花开比喻政和之气充盈,万物更新,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也隐含着国家昌盛、民富国强的意思。

"中和纪月令,方与天地长" 两句,"中和"指的是政治清明和谐,"纪月令"则指的是按时节更换礼仪,这里是说这种和谐的政局能够与宇宙万物同在,暗示了国力强盛,国祚绵长。

接下来的"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时光的享受和赞赏之情。"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则强调了君臣之间恩泽的传递,以及这种关系能够带给天下的太平。

"君臣永终始,交泰符阴阳"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前面的意思,即君臣间的和谐关系是长久稳定的,这种关系象征着宇宙间阴阳调和的美好境界。

最后,"曲沼水新碧,华林桃稍芳。胜赏信多欢,戒之在无荒" 描述了宴会现场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此情此景的欣赏与警醒。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君臣之间关系和谐、国家太平的再次肯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宴会场面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4)

李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诗一章章十六句

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

乾坤既昭泰,烟景含氤氲。

德浅荷玄贶,乐成思治人。

前庭列钟鼓,广殿延群臣。

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

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熏。

式宴礼所重,浃欢情必均。

同和谅在兹,万国希可亲。

形式: 古风

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

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

端旒揖群后,回辇阅师贞。

綵仗宿华殿,退朝归禁营。

分行左右出,转旆风云生。

历历趋复道,容容映层城。

勇馀矜捷技,令肃无喧声。

眷此戎旅节,载嘉良士诚。

顺时倾宴赏,亦以助文经。

形式: 古风

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

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

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

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

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