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

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

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

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

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地方官员寄托着重任,杰出人才应运而生。
他们的影响力从淮水地区扩展,肩负着守护边疆的重任。
他们入朝拜见,表达深深的思念,皇帝在殿前慰劳他们的心愿。
忠诚铭记于心,他们倾诉感激之情。
报效国家是他们的目标,体恤百姓是他们的职责。
尽管宴会欢乐不尽,但回归的日期已定。
谷雨时节即将到来,春天的脚步还未真正迟到。
不要因为距离遥远,就认为自己的付出无人知晓。

注释

牧守:地方官员。
重:重任。
才贤:杰出人才。
为时:应运而生。
宣风:影响力。
淮甸:淮水地区。
授钺:肩负重任。
膺藩维:守护边疆。
入觐:入朝拜见。
遐恋:深深的思念。
临轩:在殿前。
来思:心愿。
方寸:内心。
感激:感激之情。
报国:报效国家。
恤人:体恤百姓。
还期:回归的日期。
谷雨:节气名。
行春:春天的脚步。
未迟:未到尽头。
勿以:不要因为。
无己知:无人知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名为《送徐州张建封还镇》。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张建封即将返回所守之地的惜别和美好祝愿。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 开篇便点出了张建封作为一位地方官员的重要性和其才能的时代价值。

接下来的“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描述了张建封在任上所承担的职责和他对边疆防御工作的重视。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留恋,以及希望他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能得到安慰。

“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这两句强调了张建封的忠诚品质以及诗人对其真挚感情的表达。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 诗中进一步展现了张建封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高尚品格。

“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描述了一场愉快的告别宴席,以及对即将分别的不舍。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 这两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和春天的气息,暗示着张建封返回任所时,正值春回大地,生机勃勃之际。

最后,“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诗人劝慰友人,即便相隔千里,也要相信彼此心中有彼此的位置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张建封品德和才能的赞颂,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惜别,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收录诗词(34)

李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形式: 排律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

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玉殿笙歌宜此夜,更看明月照高楼。

形式: 押[尤]韵

拨棹歌(其一)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