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丽全融雪,峰晴陡溜冰。
绛河波骤泻,白练色如凝。
绡岂鲛人织,梭疑龙女腾。
夜来临皓月,掩映倍清澄。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阳光下雪融、峰顶冰溜、河水湍急、白练悬挂的动态美。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瀑布比作鲛人所织的绡,以及龙女腾空而起的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瀑布的形态与力量。夜晚时分,皓月当空,瀑布在月光下更加清澄明亮,增添了诗的意境美。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瀑布的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不详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绝壁攀萝上,岩高一磴通。
泉清烹苦茗,籁静抚焦桐。
访胜碑重抚,谈禅偈亦空。
山僧留话晚,归路月明中。
野寺虽萧瑟,禅房结构精。
清泉流月出,疏磬逐云行。
地僻人踪断,松高鹤梦清。
何时脱尘网,居此息劳生。
夜阑灯欲灭,四壁听喧阗。
黠鼠欺生客,荒鸡搅熟眠。
神烦尘梦杂,身倦欲心捐。
苦历礌硠道,今宵暂解鞯。
归途风景暮,放步爱康庄。
落日红溪树,奔涛白野航。
酒旗招客兴,村笛断人肠。
待渡沙滩上,柴门已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