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黄玠的《邀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团团丹华树",丹华树象征着明亮鲜艳的花朵,可能暗指明亮的月光照射下的树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温馨的氛围。"香绕十二阑",阑是栏杆,此处可能是庭院中的月光洒在栏杆上,仿佛香气缭绕,增添了宁静的意境。
"徘徘不能去",诗人陶醉于这样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徘徊不前。"乐此清夜閒",表达了对夜晚清幽时光的深深喜爱和享受。接下来,诗人举起酒杯,与月共饮,"举杯和月吞",仿佛月亮也融入了酒中,使得饮酒成为一种超凡脱俗的体验。
"已觉非人间",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月夜景色的惊叹,觉得这是人间难得的仙境。"杯空酒更酌",即使酒杯空了,诗人仍不断斟酒,似乎要借酒留住这份美好。最后,"明月去却还",诗人意识到月亮虽有起落,但美景犹在,表达了对月夜永恒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月夜的深深热爱和超然心境,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清新脱俗之风。